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近六成打工者青睐技术型职业

近六成打工者青睐技术型职业

      2007/3/19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45

中国阀门网】 与往年遭遇的节后“民工荒”相比,今年招工形势随着求职者数量增长有所好转,但招工难依然存在。为了招到满意的职工,很多企业不仅明显提高薪资待遇,还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务工者。

  记者在对一些外来务工者调查后发现:虽然今年的薪金水平提高了不少,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外来务工者在关心薪资待遇的同时,更关心其他的问题,比如能否学到一技之长、工作时间、是否有社会保险等等……

  现场

  1500元的工作没人干

  这两天,无论是杭州外来劳动力市场,还是市人力资源开发中心,都是人头攒动,外来务工者找工作的“春天”又来临了。

  杭州外来劳动力市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今年春季的招聘企业已经将薪资待遇上涨了一些,不少企业还开出了一个月1200元到1500元的薪水,个别特殊工种甚至达到2000元一个月。但是工资的上涨对于求职者来说,吸引力却不是很大。

  一位自己开着车子的老板来到劳动力市场找能够烧本帮菜的大厨,开出的条件是每个月1500元的工资,刚开始还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后来听说要到梅家坞去上班,大都打了退堂鼓。

  知名老店“知味观”由于要扩大经营,在劳动力市场专门摆了一个摊位,招收各个工种的职员。但是6天过去了,招到的人连预期的一半都还不到。“知味观”人力资源部的招聘人员告诉记者,转正之后约1000元的工资和西湖边的知名老店,竟没能受到外来务工者的青睐。

  根据杭州市劳动保障部门的调查预计,企业2007年春季新招员工工资最低800元,最高2500元。但是,在被调查的108家企业中,完成招工计划的仅31家,完成75%左右招工任务的仅39家。

  “80后”一代

  成为打工主流

  到底这些求职的外来务工者的薪资价位是多少?除了薪资要求,他们对于自己要找的工作究竟还有什么样的看法呢?对于在杭州找工作,他们还有什么样的意见?

  对此,记者在两个劳动市场做了一次调查。在被调查到的102位外来求职者中,76.5%是男性,23.5%是女性,“80后”的外来求职者占了64.7%,记者初步了解了他们对于杭州打工环境的印象。

  在这些被调查者当中,有近半数来自浙江的周边省份,而来自省内和其他省份的人各占到了23.5%和29.4%。而高中以上学历和高中以下学历则各占一半左右。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近半数打工者认为在杭州找工作不容易,但由于薪资水平提高,求职者的薪资期望普遍不低;只有6%的人的期望月薪在900元以下,期望月薪在1300-1500元的人占58.8%,而要求月薪达到2000元的也占5.9%。这和企业调查的薪资水平基本相符。

  调查

  打工者想学一技之长

  根据记者调查显示:58.8%的求职者希望能够在企业或工厂从事技术类工作;希望从事服务类、管理类工作的只占11%,希望从事文职类、体力劳动的也只占5%。

  在这些打工者的心里,打工的目的除了赚钱,最大的希望是“受人尊重,不受到歧视”,选择这个想法的人超过了有半数,而剩下的人里,分别选择了“开拓眼界、增长知识”和“学习掌握一些技术”,占了17.6%和29.4%,这两项内容体现了这些打工者对于自身发展的一种渴望。

  这个新现象引起劳动保障部门的注意。职介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本以为工作轻松的办公室文员不愁找不到人,结果反而是工作辛苦的工厂,很快就招满了。除了工厂工作稳定外,许多人还有其他的打算。

  在劳动力市场门口,记者遇到了刚从湖南出来打工的小伙子小蔡,他一心想在机修单位找一个工作。今年21岁的他告诉记者,除了出来赚钱还想学点本事,这样以后有一技之长,不仅不愁找工作,还可以自己开创事业,发展的空间会更大。

  记者发现,绝大多数“80后”外来求职者都和小蔡有一样的想法,在他们看来,相比赚钱,还是先学一点东西要紧。

  近三成农民工担心“看病贵”

  绝大多数打工者都觉得,这几年杭州的务工环境已经大有好转。无论是企业老板、杭州本地人对于打工者的态度,还是政府给予的政策,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58.8%的务工者印象最深的是政府的关怀政策,比如帮民工讨薪的“春雨行动”等等。

  觉得“杭州人对打工者看法改变了”的被调查者普遍都觉得,现在的杭州人,总体来说比较和气,比较讲道理,“有人情味,待人很好。”

  欠薪和工资待遇不高,不再是打工者最担心的选项。只有15.3%的人最担心“欠薪”,23.1%的人担心“工资不高”;而有30.8%的人认为“杭州的物价水平太高”,27%的人认为“看病难”,这两大问题成为外来务工者比较担心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外来务工者也提到了“小孩子读书难”的问题。

  对策

  针对民工需求制定就业方案

  在杭州市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职业指导室”,记者看到了针对外来务工者就业的一对一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师以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与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交谈、沟通,从外来务工人员个体情况出发,为其求职、就业提供专业性的意见、建议及法律知识解答。一对一的职业指导服务,包括进行求职心理测试、讲解法律知识、疏解求职压力、规划职业生涯、文明礼仪教育,以及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和在杭务工的基本常识等等。

  在杭州市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很多企业老板在了解到今年的招工形势后,都对招工条件做了调整。杭州勾庄一家企业的老板邱先生原本不打算提供工作餐,结果这份稳定且收入不错的工作,有意者并不多。邱老板索性在介绍所多加了一个招聘信息:招一个烧饭师傅,回去弄一个小食堂解决职工的吃饭问题。

  面对记者采访,一些老板表示,既然职工有学习的愿望,他们会在工作中增加一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提高打工者的工作能力。还有企业拿双休日、公司交纳五金等条件招徕求职者。

  农民工住院也有医疗保险

  记者从杭州市劳动保障部门了解到,今年杭州还计划出台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和农民工大病住院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

  去年,杭州先后出台了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双低试行办法、企业在职人员门诊医疗费社会统筹暂行办法、城镇老年居民生活保障办法、少年儿童大病住院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城镇老年居民大病住院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等政策,让越来越多的市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中来。今年,争取让杭州的农民以及在杭州打工的农民工生活都更有保障。

  另外,针对外来务工者对于技术学习的愿望,记者从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了解到,今年我市将计划培训高技能人才1.1万人,培训4.2万再就业人员,2万名失地农民,还有4万名务工农民。让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变得更有竞争力。这也是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愿望。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阀门人才-人才快讯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