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小产品大市场 液气密行业任重道远

小产品大市场 液气密行业任重道远

      2005/11/1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82

中国阀门网】    在机械工业各主机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液压气动密封工业近5年来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速度在20%以上,早在去年就提前实现了“十五”规划确定的150亿元目标。利润总额也由2000年的1亿元增长到2004年14.6亿元;出口额由2000年的0.96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2.3亿美元;全行业固定资产(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比2000年增长了76.5%。

  2005年虽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但液气密行业依旧平稳增长。据对300多家主要企业统计,全行业总产值1~9月同比增长15.64%,预计全年增幅可达15%~20%。同时进口增幅有所回落,出口增幅持续增长,进出口逆差明显减少。此外,行业内还出现了四大可喜现象: 
  ———技术水平明显提升。近年来,行业坚持机电液一体化发展方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据协会统计,2001~2004年,液气密行业获机械工业科技奖共21项,行业优秀新产品共211项,产品水平明显提高,相当一部分还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产元件信誉度大大提高,如工程机械行业中,装载机、起重机等主机配套用的中高压液压元件,国产化率几乎达100%;同时为宝钢二期工程,秦皇岛煤码头二、三期工程,攀钢、舞钢工程,成都无缝工程,长江三峡二、三期工程,以及航空、航天军工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提供了大量配套液气密元件和成套系统。 
  ———生产方式有所改变。随着企业调整改革和技术改造力度的加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批企业已具备一定的经济规模,零部件日益形成专业化生产,“哑铃型”企业模式正在成为现实。一些产业还初步形成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如宁波地区的液压件、奉化地区的气动元件和慈溪地区的填料静密封产业等。 
  ———资本结构多元化。通过调整、改革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贯彻,行业资本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过改制,实力进一步得到发挥,在行业中起着骨干作用;一批中小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取得成功;大批民营企业迅速成长,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其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等快速提升,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力;世界各大著名公司纷纷在我国开办合资、独资企业。 
  ———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据协会统计,截止到2004年底,行业已通过ISO9000系列的企业、单位共计246个,在质量保证体系上逐步与国际接轨。同时,企业的精品意识、品牌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一批企业ERP信息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管理保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行业的共同行动。 
  从今后的国内市场看,各主机行业的需求仍将逐年增长,同时随着主机性能水平的提高,液压气动化率会不断提升,高水平的元件需求增加;同时大量进口的主机陆续进入维修高峰期,因此维修量会显著增加。 
    从国际市场看,据国际流体动力统计委员会统计,世界液压气动市场总容量250亿美元,我们所占份额极少,出口的潜力很大。 
  据初步测算,预计到2010年国内对液压、液力、气动、密封产品的需求总额(含进口)将由2005年的250亿元增长到450亿元;其中液压产品由150多亿元增至260亿元,液力产品由10亿元增至20亿元,气动产品由40多亿元增至90亿元,密封产品由40多亿元增至80亿元。 
  国家已明确提出到201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国务院又专门讨论制定了《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高了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液气密行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我国装备业振兴的重任。为此,行业必须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们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我国液气密行业的技术水平与国外还有不小的差距。为此,行业要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科研开发能力,不断提高工艺与装备水平,努力实施名牌战略。 
  ———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业内企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装备、厂房等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如果机制更好些,必将如虎添翼。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深化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的调整,促进产品朝节能与环保方向发展,促进集约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生产。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近年来,不少企业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取得不少成效。个别企业已经走出去,实现资本输出,到国外建厂和收购、合资办厂,与合作方做到双赢。但总的讲,本行业出口还处于起步阶段。努力扩大出口,是行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也是提高行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合理引进、利用外资。近年来,外资进入速度加快,估计目前液气密行业外资企业超过100个,外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已占全行业的三分之一,极大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排外是不对的,也是不可能的。但引进外资,要权衡利弊,努力做到双赢。我们认为,对待引进外资,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先为、后为”的精神,区别对待。有些产品技术难度高,开发周期长,投资风险大,我们应借助国外力量。但对成熟产品,对重点骨干企业的全面合资或被收购,应慎重,要珍惜自己的品牌,维护自己的市场。 
  我国液气密行业已有50年的历史,先后引进了50多项国外先进技术,经过自主开发和技术改造,已形成相当实力。随着民营企业的崛起和外资的进入,产业进一步升级。目前,我国液气密市场在世界排名中居第五位,相信再经过5~10年的努力,在国际上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来源:中国工业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