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阀门需求大增 国内厂商不喜反忧

阀门需求大增 国内厂商不喜反忧

      2007/3/21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33

中国阀门网】世界水处理设备巨头美国沃茨工业集团日前做出预测,目前中国阀门市场的年需求总量不下100亿元。按照科学的发展观,中国为确保今后经济协调发展及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必然将基础设施建设,如水、电、气、热等放在重中之重,这恰恰是阀门的用武之地。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尚属新建型而非更换型的中国阀门市场,其需求的潜力和爆发力将是惊人的。    

    首先是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仅北京郊区至市区70公里的长度内,用于阀门采购的金额就高达几千万元,那么整个南水北调工程对阀门的需求量则可想而知。其次,为解决用电紧张问题,规模性地上马水电项目不仅是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也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此外,还有西气东输、老工业基地改造、城市管网建设、民居工程、污水处理、农田水利等诸多项目都将引爆阀门市场的巨大需求。    

    然而,面对如此庞大的未来市场,中国的阀门生产企业究竟能够从中分食到多少订单?在与外资的抗衡中,他们的差距到底有多大?这些问题,恐怕才中国的阀门制造商最为关心的。    

    第一,产业结构的差距。我国阀门生产企业规模过小、产业集中度过低。根据沃茨公司掌握的数据,目前,国内大约有3000多家阀门制造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一。但这其中多为低层次、小规模、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的不足500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仅有十几家,市场份额在前10名企业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之和仅为8%~9%。由于产业集中度过低,造成了技术落后、低价竞争、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等诸多不利因素,使得如此庞大的中国阀门市场到现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名牌。    

    第二,整体产业链条的差距。作为一种机械设备,阀门生产处于整个产业链条的下游,包括钢铁、密封材料、以及机械加工等行业的发展水平都会对阀门的技术参数产生重要影响。钢材的强度、延展性、抗腐蚀性直接影响阀门的抗高压、抗腐蚀能力;密封材料的生产水平决定了阀门所适用的介质和能承受的压力;机械加工的精度更是影响接口密封、阀头与阀座密封等级的重要因素。而在我国,这几方面的技术同国外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由此也导致了国内阀门生产企业在生产高档次产品时,受到相关技术的制肘。    

    第三,专业化程度上的差距。阀门作为一种通用管道设备,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包括水利水电、城市管网、石油石化、污水处理等等多个行业。由于不同行业、不同项目在工况、介质、密封等方面的不同条件,对阀门设备的型号、材料、压力等级等方面技术要求也不尽相同,由此也造成了阀门设备针对不同行业的进一步市场细分。在这种情况下,各阀门生产企业选择了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他们已不满足只生产单一的阀门设备,而是通过产品线扩充或寻求合作的方式,致力于为整个工程项目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前面提到的美国沃茨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最初,他们只是生产专用于水处理领域的阀门,但现在,他们甚至可以独立修建一个自来水厂。    

    第四,品牌影响力上的差距。根据中国国际招标网所掌握的资料显示,国外众多阀门制造企业在各个专业领域,其品牌效力已明显领先于国内企业。在水处理行业,包括德国阀安格(VAG)、美国沃茨(Watts)等品牌早已奠定了市场中的领导地位;在电力领域,美国威兰(Velan)是其中的绝对领导者;在石化行业,到处可以看到美国费希尔(Fisher)、日本KTM的字样;在高压工况下,工程师们首先想到的是德国伍德(Uhde)和巴斯夫(BASF)。可见,这些世界著名的阀门制造企业早已在属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塑造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并且植根于消费者的心中。以至于在工程师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会在第一时间想起他们,而国内的企业,显然还不具备这方面的实力。   

    由此可见,我国阀门生产企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是多方面的,这种不利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我国阀门制造行业一盘散沙的市场格局,国外企业已经加快了收购步伐。以沃茨为例,该公司自1994年在中国阀门市场落下一个棋子后,一直未投资新项目。直到2002年,美国沃茨工业集团一反常态,先是出资2150万美元并购了浙江台州时达水暖制造有限公司(SHIDA);随后又斥资2500万美元在天津塘沽国家海洋高新技术园区,兴建了天津沃茨阀门有限公司(TWVC)。据知情者介绍,这是美国沃茨工业集团全球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步骤。10年前沃茨工业投资中国市场,组建合资公司,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华寻求一个低成本、高质量的国际市场供应商。如今,这一定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首要目标已经变成了“打造中国水技术产品制造业航母,争做中国阀门市场的领袖”。  

    相信沃茨的行动只是众多国际阀门巨头本土化战略的缩影,随着中国阀门市场总体需求的不断增长,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品牌采用收购、合资、建厂等方式入主中国市场。届时,中国的阀门生产企业,恐怕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阀门新闻 阀门行业 行业新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