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看到一篇报道,《女教师过劳死无法被认定工伤拷问劳动法》。文章的着眼点是要为死去的教师争取“工伤”待遇。人都死了,“工伤”还有什么用?是想为死者争取一种荣誉,还是要为死者争取一种“福利待遇”?其实,我们更应该透过这一事件,探讨一下是什么导致女教师过劳死?是当前社会的“竞争机制”,直接导致了这位女教师的过劳死;更造成更多的人处在“濒死”的边缘。在竞争机制的背后,只写着两个字:杀人。 竞争上岗,末位淘汰,打破铁饭碗,这些风光一时的词汇,随着和谐社会的建立,必将走向消亡。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腾飞,但也遭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拷问:日本人是人还是经济动物?人,是要象人一样地生活;还是为了钱、为了生活更富裕,而象动物一样地奔波、辛劳? 曾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一个辛劳一生富裕起来的富翁,很不理解地问河边一个衣不蔽体的钓鱼人,“为什么不去努力挣钱?”;鱼人答道,“挣钱干什么?”;“为了生活得更好”。“我现在生活衣食无忧,无欲无求、没有烦恼,不是很好吗?” 而我们的社会,从上到下,从单位到家庭,无不充斥着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好象人如果不处在高度紧张状态、没有竞争意识,就是一个不正常、懒惰、行将被社会淘汰的人。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从孩子懂事起,就被大人安排参加各种特长班,美其名曰;“竞争要从娃娃抓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是改革开放之初,在外私、私企被广泛传诵、认可的一个口号。意思很明确,就是要求每个人都有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我国企业大规模改制,类似的口号也被引入了改制后的国企。聘用制,就是要打破员工的终身制,让你始终在“高压”下工作和生活。 北京人生活压力大。高房价、上班距离远、竞争激烈,也主要是指漂京一族说的。老北京人,或在北京生活久了、已经加入了北京户籍的人,并没有这样的压力。这样的压力,就是“北京人”有意施加给“漂京一族”的精神枷锁。就象资本家通过一定数量的失业工人来造成压力氛围一样。 外企,代表着压力和残酷竞争?非也。不要说IBM、HP这些知名国家大公司;就是现在的印度公司,雇员的工作环境都非常宽松。每一个人,完成交给你的本职工作就行;并不要求普通员工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并不通过评选“优秀员工”来打击最广大的普通员工。这些公司也不实行“末位淘汰”,大家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本职工作。日本的高科技公司,也并非象个别媒体宣传的那样加班、加班、再加班;他们给员工制定的发展规划是八年,让员工有归属感。 生存压力是人为造成的,并不是真的明天没有饭吃或会失去工作。毕竟,我们现在所处的不是战争年代,也不是经济衰退的年代;一切还是有正常规律可循的。为什么要人为地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让人们生活在沉重的压力之下?压力本身就是一种不人道的精神摧残。是谁,在摧残我们的神经?是谁,剥夺了我们轻松愉快生活的权力? 升级压力、学生压力、家长压力、校长压力,都是中、小学教师无法回避的现实。学校广泛采用的升学率评优,使教师始终处在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社会的现实,竞争机制的残酷,让这些教师在承受教学工作压力之外,还要无端地承受巨大精神压力的摧残。面对女教师过劳死,我们还会吃惊和奇怪吗?如果不在全社会破除这种人为造成的竞争压力氛围,会有更多的女老师、女白领、女黑领面临过劳死的威胁。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