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2006/2/14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9

中国阀门网

最近,商业广告第一次做到了个人博客上。

正在向“中产阶层门户”转型的和讯网在IT写作社区总编辑洪波的个人博客上刊登广告,推广其个人门户概念以及招聘Web2.0的开发人员。虽然按和讯副总裁、总编辑刘峻的说法,广告费不是很多,但这却是国内到目前为止第一次在个人博客上刊登广告。

这或许是博客乃至个人博客发掘商业价值过程中的一道曙光。“2006年,博客网站将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并开始真正有稳定的收入。”清科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倪正东说。

开博潮

2005年10月初,新浪突然发力博客。新浪资深副总裁、总编辑陈彤更是发邮件,遍邀知名人士到新浪开博,而这距陈彤认为“博客根本不是什么新东西,Web2.0是炒作”的论断才刚过去一两个月。

其实博客确实不是什么新东西,它只是BBS和个人专辑的一个混合体。陈彤认为,从互联网上个世纪诞生那一刻起,其实就有这些东西了,博客只是它的一个新的名字。但是,博客更能表达个人的主张,而且能够聚集某一类人群,形成一个人际交往的圈子。

但是,不可否认,博客行业吸引了很多人关注的目光,包括博客网、中国博客网、BlogBus等独立博客网站都获得了大额的风险投资支持,并且从个人网站转型为商业博客网站。

而美国互联网巨头雅虎公司不但收购了好几家独立博客网站,还在其内容中加入了博客。

也许是受到这些博客利好的刺激,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也在很短的时间内推出了博客服务,并且纷纷举办了博客大赛,以吸引各种人使用自己的博客服务。

现在,新浪的博客已经分为了地产圈、娱乐圈、体育圈、行走圈、IT圈、财富圈等多个行业圈子,并且每个圈子里都有非常著名的人士在写博客。其实,受到网友关注的明星大腕的博客,并不仅仅有徐静蕾,还包括潘石屹、王石等地产大腕,余华、郭敬明等作家,以及名模李国庆、姜培琳,明星陈好、张靓颖等大量的知名人士都在写博客,并且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以业界知名人士和业界领袖以及媒体记者等为核心的行业圈子。

从去年开始,新浪的对手企业搜狐就开始大力推广博客概念。现在,除专业博客网站外,包括MSN、QQ以及天涯、猫扑、和讯等原先搞社区的公司也纷纷加入博客军团。

据资料统计,现在世界上平均每5.8秒钟诞生一个博客。数据显示,中国的博客数量由2003年的20 万增长到2004 年的100万,其增长比率达到了400%,2005年中国博客用户已将近 1000 万。

博客的价值

目前,新浪上最火的是著名电影演员兼导演徐静蕾的博客。按新浪的统计,从去年10月底开博到现在,3个月时间内,已经有将近1000万人次访问过徐静蕾的博客,而且每天都有几十万人坚持访问徐静蕾的博客。从徐静蕾的博客上可以看出,其每篇文章的后面,都会带来数百篇乃至上千篇网友的评论,而除非是特别事件,新浪首页上的新闻都很难达到这么高的回复率。

博客网CEO方兴东说,博客的价值,就在于网民的参与,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从原来的全民上网到了全民织网时代,使网民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方兴东认为,以后网民还可以通过与博客服务提供网站的广告分成,从自己的博客上获得收入。

去年,和讯网CEO谢文辞职,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引起非常大的震动。也是从去年开始,和讯网开始转型“中产阶层门户”。刘峻认为,因为博客,人们的生活从此不同了,从博客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的机会、新的可能和新的生活方式。

“去年,博客还是个概念。”倪正东说,在拿到了风险投资之后,今年博客将会有实际的发展,并且将开始有稳定的收入,而从明年开始就有博客网站上市了。

商业化未来尚不清晰

仿佛一夜之间,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空前火爆。但是,博客网站目前还没有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独特商业模式。

去年底,博客网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并宣传从打造博客门户转为个人提供博客服务。

包括有搜狐、新浪、雅虎、和讯、博客网、Blogbus、Donews、中国博客网等都提供专业的博客服务系统,并且各有特点。在对博客用户的争夺中,各种手法都无所不用,使很多人都开了好多个博客,往往是一篇文章贴在了很多个博客网站上。

作为用户的交流平台,博客商业化的目的是依靠用户的粘性把这些用户很成功地平移到其他服务上去,比如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这一点,即时通讯软件早已探索出了成功经验,博客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方向。

相关人士分析认为,门户网站掌握着庞大的用户资源,但业务却正被以即时通讯和网络游戏为主的公司赶超。即时通讯和网络游戏急需要改进的就是用户的粘性以及活跃性等问题,博客正投其所好,但博客并不是他们的主要业务和核心竞争力,而是作为附属品存在。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