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河南频道5月31日讯 河南日报报道:(记者李定宇 通讯员李建周)“李玉亮不善言谈,但钻研业务的劲头很大,很多别人处理不了的问题,他都能解决。大家服气的不仅是他的技术,更有他的人品!”在鹤壁万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提起锅炉分场焊接班班长李玉亮,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
一次,锅炉本体突然损坏需要焊接,时间就是金钱,李玉亮马上让焊接班的一位高级焊工前去处理。这位焊工到现场一看,很快打回电话说:“这活儿根本没法儿干!”的确,那时正值盛夏,高温的锅炉又不能停机,焊接工作难度大而且危险。但李玉亮还是赶到现场,顶着高温钻进了炉体。当抢修工作完成从炉体爬出来时,李玉亮就像刚从水里出来一样,脱工作服时,后背上大块皮粘着衣服也被褪下,疼痛撕心裂肺。
在李玉亮的这个班,同事们常常说起这样一句话:“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然而,1996年12月,李玉亮的妻子在医院正要临产时,单位的管道设备突然爆裂。李玉亮毅然回到工作岗位,拿起焊枪,投入紧张的抢修中。事后,面对家人,李玉亮流下了愧疚的泪水。
在十多年的焊接工作中,李玉亮先后自学了火力发电厂热能动力专业及与焊接有关的专业技术书籍上百本,掌握了火力发电设备金属构件分类、牌号、性能及用途等,做到哪个部门发现问题,就能迅速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他采用带压补焊技术,按疲劳寿命估计,在机组带负荷运行条件下,多次成功补焊锅炉燃油管道等重要管道的泄漏,仅此一项就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余万元。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李玉亮还做了许多“分外”的工作。他发现公司每次大修都会有很多阀门被换下来,看着一个个价值上万元的阀门因一点小毛病就报废,李玉亮很是心疼。他通过不断摸索,找到了用焊接修复阻给水阀门的办法。现在各种型号的阀门通过他的修复都能重新使用,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资金上百万元。
李玉亮出名了,许多大企业慕名找到他,以多出现在5倍的高薪请他跳槽,他都婉言拒绝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的价值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李玉亮总是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