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招标机构的同仁们看到本帖的题目,可能会提出反对的意见。“谁应该对评标结果负责?”曾在中国国际招标网的论坛上进行过讨论。有人说,应该由评标委员会对评标结果负责;也有人说,应该由评委(评标委员会成员)负责。但我始终认为,应该由招标机构负责。我的理由如下:
一、当招标机构与招标人签署《招标委托协议》后,招标机构实施招标。毫无疑问,招标机构应该对招标的全过程负责。评标是招标过程中的重要的环节,招标机构当然应该对评标负责,对评标结果负责。如果招标机构不对评标结果负责,那么,接受招标委托又有什么意义呢? 二、评标委员会不能对评标结果负责。评标委员会是由招标机构临时组建的一个临时工作小组,是协助招标机构进行评标的技术(/商务/经济)顾问。评标委员会的工作内容是负责评标,并且,应该对招标机构负责。 如所周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只有自然人和法人才能承担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评标委员会既不是自然人,也不是法人,所以,评标委员会不能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是清楚这一点的,因而,只字未提评标委员会的法律责任。 我们应该知道,让一个不能承担法律责任的评标委员会去对评标结果负责,是极其荒唐的! 三、评委(评标委员会成员)只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对评标结果负责。评委是自然人,可以,也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但是,评委只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对评标结果负责。要某个评委对评标结果负责也是荒唐的!当然,评委要有职业道德,要公平公正地依法进行评标。《招标投标法》对评委的法律责任规定的非常明确: “第五十六条 评标委员会成员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评标委员会成员或者参加评标的有关工作人员向他人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的,给予警告,没收收受的财物,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有所列违法行为的评标委员会成员取消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不得再参加任何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这里,大家要清楚,评标委员会与评委(评标委员会成员)不是一个概念,要分清楚。 如上所述,招标机构应该对评标结果负责,这是不容置疑的!招标机构的同仁们,我们应该勇敢地去承担这个责任!如果我们不愿或不能承担招标全过程中的所有责任,我们最终将失去赖以生存的领地! (来源:中国国际招标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