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重庆将引进30院士两万海归

重庆将引进30院士两万海归

      2007/7/30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47

中国阀门网】 建设“试验区”,最缺的是人才!昨天,市人事局透露,国家人事部已正式书面回复我市,表示支持开展统筹城乡人才开发试验,重点实施“一小时经济圈”高层次人才集聚、三峡库区人才发展、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三大计划”,城乡人才紧缺的现状将得到彻底改善。同时表示,力争到2015年“一圈”引进“两院”院士30名、海归人员和外国专家2万名,为建设“试验区”提供智力保障。

  城乡人才政策性歧视将彻底消除

  据调查,到2010年我市紧缺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将达14万,涉及195类专业、251类岗位。

  对此,市人事局介绍,我市将探索统筹城乡人才公共服务模式,把人才信息、人才培训、人才就业指导、人才招聘、人事考试、人事代理等公共服务平台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同时在城市人才与农村人才的培养、流动、使用以及评价、考核、激励等方面一视同仁,消除政策性歧视,鼓励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发展,引导农村人才向城市适度和有序转移。

  一圈引进两万名海归和外国专家

  “一圈”统筹城乡人才开发最引人注目。市人事局有关人士称,从今年起,我市实施“重庆市千名优秀人才引进计划”,用5年时间从市外引进200名党政干部、300名企业精英、500名科技专才,为建设“试验区”奠定“智力”基础。

  此外,我市将以重庆国家级开发区和市级重点工业园区为载体,力争到2015年“一圈”引进“两院”院士达到30名、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和外国专家2万名,以及培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100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00名、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名、博士后在站人员500名。

  每年为库区引进1000名急需人才

  据了解,国家人事部在回复中明确表示支持我市实施三峡库区人才发展计划,重点支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等项目。我市力争到2015年帮助库区培养2000名党政人才、500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万名支撑产业发展和维护生态安全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5万名技能人才、10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通过实施“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和“一村一名技术人员”计划,“院士专家库区行”活动,每年为库区引进1000名急需人才。同时,每年组织市内外企事业单位招聘库区人才,组织库区人才向外输出,至少帮助1万名库区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就业。

  渝东南公务员招录条件有望放宽

  市人事局昨天透露,渝东南是我市人才吸引力最弱的地区,将加大政策支持人才开发的力度,有望允许渝东南民族地区放宽公务员招录条件、特聘事业单位紧缺急需人才。此外,建立“一圈”区县对口支援渝东南区县人才工作机制,帮助渝东南培养和柔性引进急需人才。同时,建立渝东南民族地区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增加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投入。


(来源:重庆商报 )

热门关键词:阀门人才-人才快讯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