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挣钱买新衣惹非议 贫困女生渴望有自尊
2006/7/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55次
【中国阀门网】据《海南日报》报道:网上一篇名为《一个贫困大学生的呼声》的帖子,引起了记者的关注。记者在海南师范大学的校园找到了发帖的崔灿(化名),还有和她同在该校就读的双胞胎姐姐崔静(化名)。姐妹俩来自河南南阳,在她们上初中和高中之时,先后遭遇丧父丧母,从此姐妹二人相依为命。妹妹崔灿读大三,姐姐崔静读大二。
她流下委屈的泪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崔灿在同学们中的“口碑”不好。
崔灿和姐姐同年参加高考,并双双过线。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乡亲们资助她们4000元钱,但只够一个人的费用,于是姐姐把机会先让给了她,自己边打工边学习,在第二年考入了海南师范大学。
“拉头发,买衣服,背时髦的包,还换男朋友。”同班同学小韦说崔灿根本不像一个贫困生。
“不懂礼貌,不上进”,是很多老师的评价。
对此,崔灿则说:“所有的困难我们姐妹都经历过,但我们挺过来了。但大学里周围同学和老师的议论给了我巨大的压力,他们让我失去了原有的自信,我无所适从。”也许是憋得太久,在记者面前她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崔灿同宿舍的同学小王说:“她流的是委屈的泪。”
同学和老师有非议
崔灿说是误解导致了同学和老师对她的非议。
大一的时候,一位老师请崔灿到家中吃饭。但吃完饭后,她才发现老师是让她来做家务的,抹地板、擦窗户,用3个小时她给老师家做了一次彻底的清洁。
后来,崔灿每个月都会收到老师的邀请,吃过饭之后,就是两三个小时的家务。有一次老师请班上的学生干部吃饭,也同时叫上了她,可是吃过饭后,所有的学生都在和老师闲聊,只有崔灿一人默默地洗碗,打扫卫生。
“老师凭什么让我做这么多家务,难道就是因为我是贫困生么?”崔灿感觉自己受到了歧视。
大二的时候,崔灿陪同宿舍的女孩一起去逛街。
当看到别的女孩试穿着漂亮的裙子,在镜子前摆动的时候,崔灿突然发现自己真的“很土”,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头发胡乱一扎,鞋子又脏又破。
“想到校园里同学看自己异样的眼光,我知道自己应该改变一下形象了。”崔灿在餐馆找了份每小时4元的临时工,在领到108元工资的当天她下定了决心。
“叫上了好朋友给我参谋,用30元钱拉了头发,20元钱买了件棉上衣,20元钱买了件削价的牛仔裤,10元钱买了一双鞋子。”在学校的跳蚤市场上,崔灿还给自己挑选了一个8元钱的二手背包。
第二天,面貌一新的崔灿走进教室,得到了同学们的一片惊讶声,与之而来的,也有同学们的议论。
“贫困生,假装的!”
“真会耍手段,骗到助学金后就来个大变样。”
“嘿!她居然拉头发!穷得连饭都没得吃还拉头发!”
还有同学质问她:凭什么拿可口可乐助学金(该助学金每4年一次,专门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新生,崔灿得到的资助金额约7000元)?!
崔灿说,听到这些议论,她的心都非常痛,她不想把自己家庭的苦难告诉给每一个人,因为每说一次,总是揪得她心很痛,很长一段时间,心情都难以恢复。就这样,崔灿学会了沉默,她说,我宁可沉默,也不想让自己在同学的眼里成为祥林嫂。
同学们的议论,也传到了辅导员的耳中。
老师严厉批评了她,说她乱花钱,催促她赶快剪掉头发。
“班上有75名女生,至少60名都拉了头发。再说,我拉头发是用打工挣来的钱。”崔灿说自己真的想不通。
第五天,崔灿迫于压力,还是到理发店把头发恢复了原状。
我渴望像正常人一样拥有自尊
这件事过后,崔灿情绪低落了很久。为了排遣苦闷,她在网上发了《一个贫困大学生的呼声》的帖子,没想到她受到许多贫困生的鼓励。
崔灿在帖子中说:自己每天11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同学们从来看不到,但她用“夏士莲香皂”总会被大肆宣扬。
“贫困似乎在我参加班上干部选举时也成为困扰。我本来很热心,真正想为班上做一些实事,虽然在班上选举中获得多数票,可是不知什么原因,老师总是不允许我做班级干部……”
面对这些,崔灿心里不平,但只能承受。
崔灿说:“作为贫困生,我们是不幸的,我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但更渴望像正常人一样活着!我看的第一本外国名著就是《简·爱》,我最爱简·爱的一句话:'我穷,我丑,但我和别人一样有着自尊!'”
崔灿心声
除了感激,我们只有发奋,用加倍的努力来回报这个社会!
进了大学,我原本乐观的认识中却增加了一丝悲哀的成分。当然,我依然幸运,因为我依旧得到了老师的爱护和同学们的关心!但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失去了最看重的东西——自尊,而不得不扮演着“叫花子”的角色!
记得马克·吐温说过,攻击别人最厉害的武器莫过于流言!我的处境一直不怎么好,但我没有被艰难的生活所折服,却被朝夕相处的大学同学所击伤。也许他们并不是有意的,但留给我的创伤却是无法想象。
给予我们应有的自尊,在一定程度上便是给予我们最好的关心!
站在我们背后的是一个群体,一个需要给予关心,给予爱护,更应该给予尊重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我有义务,也有责任为这个群体说句发自肺腑的话:“我们是不幸的,我们需要在物质上的帮助,但我们也渴望像正常人一样活着!”
专家建议
海南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张旭新:对于贫困生的物质消费,我们周围的人应该用一种正确的关心的眼光去关注,去关心,我们在关注大学生物质贫困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其心理的贫困。
贫困生消费障碍是一个普遍现象,在高校许多贫困生都不能进行正常的物质消费,即使有些消费是生活必需品。这是造成贫困生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贫困,所以我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消费,我要穿最简单的,吃最便宜的,久而久之,许多贫困生自卑自闭的心理相应而生,很多人因为这样的经济贫困,造成心理贫困、学业贫困的“多困生”。因此,我们要正视他们正常的物质消费,鼓励他们的正常物质消费,消除贫困生那种有钱就优越的心理。贫困生也应该正视自己的消费,对于他人的评价也不要过分在意,树立一个自爱、自尊、自强的群体形象最为重要。
(来源:华南新闻)
|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