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来自《上海证券报》的新闻,昨日,此前一直传闻有望在本周内正式达成交易的中国移动收购卢森堡运营商Millicom突然传出谈判破裂消息。Millicom昨日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已经完成有关战略检讨,并决定终止今年1月19日以来就出售公司全部股权事宜与潜在买家的所有谈判。至此,自从今年3月以来就闹得沸沸扬扬的中移动收购Millicom事件终于有了定论。 对于这桩有机会成为中国内地企业金额最大的海外并购没有最终达成一致的原因,有消息称双方在价格上没有达成一致,而Millicom只是强调没有收到合适的、有吸引力的竞购方案。其实,这也不是中国移动在海外竞购中第一次铩羽而归,该公司去年曾在巴基斯坦电信的竞购案中输给了出价更高的阿联酋电信。对此,中国移动海外市场部的业内人士指出,价格一直是中国移动在海外并购中面临的最大难点。由于运营商在各国都被认为是优势产业,出售时普遍都会溢价评估,再加上竞价对手在价格上的哄抬等因素,一些意向收购往往因价格不可接受而告吹。 个人认为,单从收购价格角度解释这次收购失败的原因有所牵强。首先,中移动的出价不可谓不高。面对着42亿美元的市值,中移动开出了53亿美元的收购价格,溢价比率达到了24%,而且是现金收购。在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这一报价对任何企业来说都具备很强的诱惑。其次,中国移动对此次收购非常看重,可谓志在必得,不大可能因为价格问题而放弃这个机会。Millicom虽为一家欧洲电讯公司(总部位于卢森堡),但其业务范围却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亚、拉美和非洲。这恰恰是中国移动海外扩张的首选版图,即能够展现其强大的实力,又不必直接面对欧美强劲对手的竞争,所以,Millicom对于中移动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作为一个年销售额192亿美元、拥有近3亿用户的电信巨头,区区数十亿美元对于中国移动来讲并不是什么难题,据《金融时报》的报道,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目前手中至少握有200-250亿美元的现金流,所以,对于一个志在必得的收购对象,中国移动不太可能在价钱方面踌躇不决。最后,与去年收购巴基斯坦电信的情况不同,此次收购并没有太多的竞争对手从中搅局,也就不存在哄抬价格的问题。 那么,此次收购失败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根据个人的判断,一不是价格(前面已经作过分析),二不存在外国政府的干预(尽管Millicom是欧洲公司,但其主要业务不在欧洲,所以不涉及到产业安全),而是收购对象对中国移动经营能力的怀疑。一方面,在中国市场上,中国移动的经营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地检验。尽管从销售额、市场容量等方面来看,中国移动绝对可以跻身世界电信巨头的行列,但这些更多地是靠其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得到的,其经营能力究竟如何,难以定论。别的尚且不说,单说眼前国内各地通话费用的巨大差异,以及资费套餐的混乱状态,足以表现其在市场管理能力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缺乏海外市场跨国经营的经验。这是很多中国企业海外扩张过程中都遇到的问题,如何实现业务的整合、产品的整合、文化的整合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更何况Millicom的业务遍布了亚非拉的16个国家,中国移动是否具备这样的经营能力着实让人感到怀疑。 不管怎么说,中国移动收购Millicom的事情已经以失败告终了,其中真正的原因只有双方自己知道。但是留给中国移动的反思却有很多,它们自己也应该清楚,此次收购行动的失败绝不仅仅是“价格”二字所能概括的。 (来源:中国国际招标网 )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