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推进节能亦兼顾各方利益方可巩固政策实效
2007/10/9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6次
【中国阀门网】路透北京9月28日电 "节能减排"无疑是中国政府今年着力最多的工作之一,而采用"签军令状"等行政手段虽可确保数字目标的实现,但若能在政策制订过程中兼顾地方利益和企业诉求,在关闭污染源的同时,亦关注如何开辟另一扇可持续发展的"窗",或许更有助巩固政策效果。 业内人士指出,在越来越市场化的今天,上传下达的单纯行政调控手段显然不合时宜,更多运用市场化和经济手段,同时兼顾各方利益,也是对政策制订者的智慧考验。而正在实施的节能发电调度改革试点或可为淘汰关闭其它落後产能制订政策时提供借鉴。 国务院宏观政策研究室官员范必对路透称,"相较以往年年都在讲减排,但效果却有限的行政干预做法,此次电力行业调控主要不是靠下指标、下命令强迫地方关停,而是充分考虑地方的利益和诉求采取上大(型机组)压小(型机组),所以地方积极性很高,减排的效果也不错。" 这位对电力行业减排颇有研究的官员介绍,电力减排中出台积极政策措施,包括"等煤量替代""补偿电量交易"等,现在各地进一步关停小火电的积极性很高,已上报的"十一五"(2006-2010年)关停计划容量达到5,600万千瓦,超过国家规划要求。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估计,今年可以超额完成小火电机组的关停任务。 中国政府已宣布启动节能发电调度改革试点,取得经验後尽快在全国推广。据测算,目前全国小型机组总容量约为1.15亿千瓦,如全面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加上"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小机组,到2010年可实现一年节约9,000万吨原煤,减排二氧化碳2.16亿吨,二氧化硫220万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中国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降低2.78%,中国政府重拳治理节能减排的效果初显;但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产能却仍在前仆後继。在小冶铁、小焦化、小水泥、小火电等产业上,这几年不少地方就陷入了"淘汰-上马-再淘汰"的怪圈,亦令人对政策效果的持续性产生忧虑。 关闭一扇"门",打开另一扇"窗" 唐山钢铁集团公司一位人士表示,大型国营钢铁企业的项目通常都是在获得环保部门认证後才可进行,节能及污染排放等基本都达到国家标准;现在节能减排最大的难点主要是一些地方中小企业,因为涉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包括就业、税收等。 他提到,"因为有利益,所以地方政府对整治这类企业的态度并不坚决。而这些企业也不管是不是污染环境,只要有利润,照样生产,尤其现在钢材价格上涨,关闭这类企业难度就更大,即使被断电断水,企业也能找到恢复生产的办法。" 今年以来,晋(山西)、陕(西)两省交界处,一些落後产能设施就跨过黄河由晋入陕,而山西个别地方的小焦化也从平川躲进山区。官方媒体也报导称,一些地方经济增长快、财政状况好转时,能下决心淘汰落後产能,当经济增速放缓、财政不太景气时,就又对"来钱快"的落後产能放低门槛。 一位参加此前国务院组织的节能降耗检查组的官员也坦称,"污染严重被强制关闭的多是一些地方性企业,……的确存在关闭後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难点是如何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能够打开另一扇充满阳光的窗。" 据新华社报导,曾被环保总局采取"区域限批"的山西省吕梁市,因淘汰落後产能,今年GDP将损失约23亿元人民币,影响税收约6.5亿元。而该市是中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疏"优於"堵",电力行业经验或可借鉴 显然,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对政策的调控手段提出更高要求。尤其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如何在关闭淘汰落後产能的同时,兼顾到地方政府财政承受力,有官员提到电力行业的经验或可借鉴。 范必介绍,此次电力减排降耗吸取以往经验,坚持要求各地先压小後上大,把压小作为上大的前提条件,实行"等煤量替代"的办法,允许新上高效大机组在用煤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装机容量大于关停机组的容量;开展"补偿电量交易",在小机组关停期间继续享受发电量计划,通过转让的方式让大机组代发,并在一定期限内获得收益,用於解决关停後企业的困难。 他表示,中国政府正在加快关停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如钢铁、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造纸等行业。如果能从地方利益和企业诉求方面进行考量,完成节能降耗的战略目标应不是难事。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认为,市场经济下的调控"疏"比"堵"有效,在重拳治理下寻找资源有效整合的途径,同时也要保证合法投资人的利益,调动地方积极性。 他提到,一些地区在关闭小煤窑时,也尝试通过对合法合规的投资人进行经济补偿,同时对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目前的试点效果也不错,"不是简单地全部关闭,而应设法纳入符合发展的轨道,这都需要有到位的政策。"
(来源:路透社)
|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