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国家公布10类高收入行业 9类人须自行报税

国家公布10类高收入行业 9类人须自行报税

      2006/7/12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50

中国阀门网】税务部门表示:目前还没有按照年收入12万元的标准来核定高收入人群

    近日有报道称,国税总局司级官员透露,近期将出台高收入者个税自行申报操作办法。昨日,记者采访了广州市地税局和广东省地税局,两部门均表示目前还没有按照年收入12万元这个标准来核定高收入人群,而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今年最新公布的10类高收入行业和9类高收入人群都实行双向申报和定点监控。 

  操作办法最迟年底出台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36条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年收入所得12万元以上目前被定义为高收入,对于高收入人群的收入纳税监管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高收入人群“自行申报”的具体操作办法“最迟在年底出台,其后还将陆续出台相关配套措施。” 

    据了解,广州目前还没有根据12万元来作为衡量高收入人群的标准,而是根据具体的行业来定义,对于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人群,目前都在实行双向申报、交叉稽核。 

    广东商学院于海峰教授表示,目前收入的隐蔽性和多样性,造成对高收入者的监控比较困难,要求其实行自行申报还有待相应的配套条件的建立和完善。应该给每一个人一个纳税编码,每一个人对应一个唯一的编码,纳税人从事各种活动的收入如工资薪金、股票红利等等都必须填写该代码。这些信息最终汇集到税务部门。此外还要在税务系统内,加快建设全国联网的税务情报信息交换系统。 

  “年入12万”定义尚不明朗 

    对于用年收入12万元来定义高收入人群,有人质疑这12万元到底包括什么?有专家指出应该只是工资薪金。但昨日记者采访了地税局的有关人士,他表示暂时国家税务总局还没有对这12万元做出明确的定义。目前,个人所得税分类征收,其内容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等11个项目。比如,有人一年的工薪所得超过12万元,其应该算作高收入人群,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工作,但是通过炒股和房租或者其他收入,其收入也可能超过12万元,那对于其如何监管?他算不算是高收入人群?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广州市地税局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广州市从2002年就在开发区开始试点,对于高收入人群进行定点监管,实行双向申报,交叉稽核的方法。一是通过扣缴义务人进行全额扣缴申报,另外一方面市高收入人群自行去相关的税务机关进行申报。从今年开始就已经在全市展开对高收入人群的监管工作。根据目前的对高收入人群和高收入行业的进行的自行申报工作来看,效果不错,这些高收入人群大多数都能够进行自行申报。 

  链接 

    9类高收入个人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确定了9类高收入个人,他们是: 

    规摸较大的私营企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体工商大户;企业承包、承租人员和供销人员;建筑工程承包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董事会成员;演员、时装模特、足球教练员和运动员;文艺、体育和经济活动的经纪人;独资或合伙执业的律师;医生、导游、美容美发师、厨师、股评人、乐手或乐师、音响师、装饰装修设计师等具有专业特长的自由职业者。有的地方还把乡镇书记、乡镇长列入高收入者的监控范围。 

    10种高收入行业 

    (一)电信(移动通信)、烟草、金融、保险、证券、电力(供电)、石油、石化、航空、铁道、公路管理、房地产、广告、演出、城市供水供气、汽车、医药、网站、建筑安装、新闻出版、物业管理等企事业单位; 

    (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拍卖行、房产代理公司等中介机构; 

    (三)足球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酒店宾馆、娱乐企业; 

    (四)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 

    (五)外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企业驻华代表机构; 

    (六)设计院、科研所、学校、区级以上医疗机构; 

    (七)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等传媒机构; 

    (八)股份制企业、上市公司; 

    (九)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财政部门统发工资的单位; 

    (十)主管地税机关确定的其他企事业单位。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