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在2200多名代表阵阵如潮的掌声中,在《国际歌》雄壮昂扬的乐曲声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于10月21日胜利闭幕。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向全党发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令。
我国的招标投标事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诞生的,招标投标成为带动产品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企业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创新的重要途径:
1. 招标文件明确要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先进设备并进
十七大代表、长江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说,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令人振奋。过去,有很多企业只注重引进外国先进设备,不注意引进先进技术,结果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吃了很多亏。三峡工程兴建时,我们利用自己的市场优势,促成发达国家核心技术全面转让。
在三峡左岸机组采购前,我国只有自主设计制造32万千瓦水电机组的经验。李永安透露,三峡总公司在左岸机组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投标者必须向中国制造企业全面转让核心技术”。参与投标的外国企业接受了这些条件,国内企业东方电机股份公司、哈尔滨电机厂通过吸收、消化这些核心技术,只用8年时间就生产出了全国产化70万千瓦水电机组。而如果完全依赖自主研发,从32万千瓦到70万千瓦通常需要30年时间。
2. 向世界招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十七大代表、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荣怀19日说,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客机——ARJ21,目前还没有开始生产就已经拿到了71架飞机的订单。
他表示,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以我为主,全系统开放,在立足于国内科研生产力量、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国际合作。通过与国际一流的供应商、配套商进行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交流与合作,加速我国民机工业自主创新的进程。
罗荣怀介绍说,在ARJ21项目研制过程中,中国一航第一次作为主承包商向世界招标,吸纳国际一流的航空产品制造商参与,尽可能地利用国际现有优势资源,形成推动项目研制成功的合力。
3. 通过评标环节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主任 谢荣全指出:“凡是招标涉及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服务,都应该在评标标准里设置“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打分值,提高评分,合理评价自主创新的因素,使新产品和新技术得到更多的交易机会。”
谢荣全还强调:“评标标准要制定得明确、可行、细化,既要注重价格,又要兼顾企业自主研发、技术保障、成功案例、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等综合资质的评审,不能光打价格战。在评标细则里可以制定对技术指标和服务能力的评审方法,增加优先购买自主创新产品的具体条件和优惠幅度,建立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有效激励机制。合理的评标标准是大多数投标人都能参与进来的标准,在设置评标标准的时候,分值差距不能过大,不能随意拔高,不能有倾向性、歧视性和排斥性。评标环节的评审专家也要保持科学化和独立性,严把符合性审查这一关,认真审查投标文件,在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自主品牌创新的产品。 ”
4. 为自主创新产品开辟绿色投标通道,减少投标成本
开辟自主创新企业投标通道,减少其参与招标的成本负担要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很多自主创新的企业是处于创业阶段的一些小企业,因此招标公告应尽量在网上发布,通过网络获得招标信息比较快捷、透明,使得企业获取信息的途径成本降低。
其次,标书的价格应当根据合同的数额和技术复杂程度制定,根据标书制作单位的实际成本来决定。标书售价应体现公益原则和成本原则,让潜在投标人尽可能廉价地得到招标文件的信息,才能促使更多投标人参与招标,切实减轻参与招标的成本负担。
第三是把投标担保、履约担保的成本设置为合理水平。在工程项目中,一旦占用承包人资金,工程承包人为投标担保或履约保证金负担的利息就相当可观。在有些招标活动中,投标保证金的数额也成了限制投标人进入的门槛,为指定品牌提供了条件。因此,针对不同类型招标项目,制定合理的投标担保条件,是支持自主品牌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总结:
响应十七大的号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自主创新产品的产业化,做好招投标工作是关键的一环。招标的“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
(来源:中国国际招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