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防抱死系统ABS与感载比例阀SABS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防抱死系统ABS与感载比例阀SABS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008/1/2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77

中国阀门网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安全性日益成为人们选购汽车的重要标准。而为了迎合和满足消费者对安全性能方面的要求,厂商们也是不遗余力的强化着产品的安全性能,诸如SABSABS等各种各样的安全概念层出不穷。一些SUV厂商在宣传产品的安全性能时,往往将SABS作为重要的一项安全设备推荐给消费者,并用各种美妙的言语予以修饰,让消费者建立起SABS的技术先进、安全效果好的认识,以便于产品更好的销售。久而久之,当配备了ABS的产品推出之时,一些消费者便想当然的认为ABSSABS要差,SABS是超级ABS,是ABS的升级,甚至于认为经济型SUV配备了SABS才算安全。基于这种认识的消费者,为数还不少。

   实际上,ABS是国际上普通采用的标准安全装置,而SABS只是它的初级版本而已,且多见于低端汽车产品之中。ABS,中文名称是“防抱死制动系统”,是在常规制动装置基础上的改进技术。ABS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车轮上的转速传感器以及车身上的车速传感器,通过计算机对制动力进行控制;紧急制动时,一旦发现某个车轮抱死,计算机立即指令压力调节器对该轮的制动分泵减压,使车轮恢复转动;ABS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抱死-松开-抱死-松开”的循环工作过程,汽车轮胎始终处于临界抱死的间歇滚动状态,可以有效克服紧急制动时的“跑偏、侧滑、甩尾”等情况,防止车身失控。ABS分机械式、电子式两种电子式ABS是根据不同的车型所设计的,它的安装需要专业的技术;机械式ABS的通用性强,只要是液压刹车装置的车辆都可使。电子式ABS的体积大,成本较高;相比之下,机械式的ABS的体积较小,占用空间少,要经济实用些。ABS按控制通道分类可分为四通道式,三通道式,二通道式,一通道式四种,三通道ABS在小轿车上被普遍采用,轻型载货车上广泛应用一通道式。

    SABS,中文称作“感载比例阀”,从本质上讲,SABS只是一套液压机械装置;感载阀的作用在于保证行驶过程中前后轮负荷的合适比例并确保在汽车紧急制动时后轮不抱死。感载比例阀利用车身与车桥之间的距离变化(外界作用力)来改变弹簧的预紧力,随着车辆载荷的增加,相应地进行调整,使得在任何载荷条件下都能得到一个近似理想的制动力分配。它安装在制动总泵与后轮制动分泵之间的管道上,由壳体、柱塞、阀门、弹簧等组成。壳体进油孔与制动总泵出油孔相通,出油孔与车轮制动分泵相通。当外界作用力小时,感载比例阀的柱塞在弹簧预紧力的作用下被推至最右边,两孔相通,总泵与分泵压力相等。当外界作用力大于弹簧预紧力,迫使柱塞左移,令柱塞与阀门接触并关闭了阀门,切断总泵通向分泵的通道;若外界作用力压力继续增大,又会使柱塞右移,柱塞与阀门脱离接触,阀门又被打开,总泵与分泵又相通。这样比例阀反复动作使分泵的液压不断得到调整,也即不断调整了后轮制动力。SABS常见于一些货车和赛弗、陆风、中兴等一些低档的越野车上。

[Page]

   现在大多数的轿车都已装上了ABS,但皮卡、轻客类的车型还较少装有ABS。有些皮卡厂家将感载比例阀(SABS)作为汽车防抱死系统(ABS)推介。据维修专家介绍,这对消费者是一种误导。感载比例阀不是ABS,也代替不了ABS。国家标准 GB13594ABS有明确规定,ABS属于机电一体化零件,由下列构件组成:一个或几个传感器;一个或几个控制器和一个或几个调节器。而感载比例阀(SABS)只是机械零件,没有传感器和控制器。一般感载比例阀(SABS)成本只是200多元。但是最简单的一传感器一通道的ABS成本却在1600元以上。所以感载比例阀绝对不等于ABS

   从两者的工作效果来看:由于ABS具有在紧急制动过程中有效地保持操纵控制的稳定性、减少汽车的浮滑现象以及减少轮胎磨损等优点,所以不论是空载还是满载,雨雪路面还是干燥路面,ABS都能够有效地起到防护作用,成为乘客和驾驶者的“得力保镖”;而SABS只有在满载或干燥路面的情况下才能比较有效地避免发生侧滑,在冰雪路面或空载的情况下则基本失效。相较而言,安装了ABS的汽车比安装了SABS的汽车安全许多。

   目前,ABS已成为汽车的标准装置,全球生产的轿车中有75%以上使用了ABS,大部分经济型轿车也都配置了ABS。而SABS则大规模的应用于一些货车和一些经济型SUV。不过令人感到惊喜的是,在今年北京国际车展亮相的Jeep2500版增加了ABS+EBD(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这是中国经济型SUV中首款配置ABS的车型,业内人士评价,这有可能引发一场经济型SUV的新变革。

(来源:全球阀门网)

热门关键词:阀门 比例阀 汽车工业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