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中国钢铁业目前已俨然是巨人比拼的战场。一方面,钢价的持续下跌,并没有影响国际钢铁企业增资中国的热情,他们正极力在中国高端钢铁市场排兵布阵,加剧了高端市场的竞争气氛;另一方面,中国钢铁业本土的大佬则积极介入澳洲多个铁矿的开采,以期在产品的原料供应上有更多的话语权。而下周将出台的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将会对产业发展起到整合作用。
国际巨头云集高端
6月,德国最大的钢铁企业蒂森克虏伯集团在北京宣布扩大在华投资,建立中国控股公司,将集中为中国汽车行业供应高增值产品。蒂森克虏伯旗下业务包括钢铁、汽车技术、电梯、技术、服务等五大业务单元,进入中国几年间,蒂森克虏伯已拥有30家公司和3700 位员工,去年在华销售额达11亿欧元。
其实中国的高端钢铁市场,早已聚集了众多的国际‘高手’,竞争非常激烈。以汽车用特殊钢为例,为汽车零配件厂商提供精密管材的海德鲁铝业(苏州)有限公司已在5月底开业;法雷奥集团宣布了在中国发展的新计划;德国马勒将投资3亿元,在奉贤设立中国区总部以及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美国德纳则与大众、通用携手为即将推出的新车型提供部件,为此可能在内地投资建设新厂。
近年来国际钢铁大鳄在中国的大动作还包括:2004年4月,全球最大的彩涂钢板生产企业博思格落户苏州工业园,总投资约合18亿元人民币;2004年8月,世界三大钢铁巨头宝钢股份、新日铁和阿赛洛在中国上海合资设立高等级汽车板公司,投资总额为65亿元人民币;2004年12月6日,德国总理施罗德出席了乔治玛林钢铁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成立庆典;2005年4月,德国蒂森克虏伯汽车股份公司投资1500万欧元兴建的蒂森克虏伯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在大连开发区奠基。
大钢厂争赴澳洲开矿
内地几大钢厂通过参股或参建形式赴澳开采铁矿石一事日前已获澳大利亚有关部门批准。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公司、江苏沙钢集团公司、唐山钢铁股份公司去年3月份就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下称‘BHP’)签订了合资成立威拉拉联合公司的协议。
在联合公司中,BHP持有51%的股份,中国四大钢铁公司各持有10%的股份,中方总计向合资公司注入人民币8亿10亿元,总共持有股份40%。联合公司计划开采澳洲金布莱巴铁矿(Jimblebar),并全面负责铁矿石的加工和运输业务,合营期25年。根据合同,中方四家钢铁公司每年至少获得1200万吨铁矿石供应,而BHP则以市场最低价格向四大钢铁公司提供这批铁矿石。如果合资公司今后产生利润,四家公司还可以根据入股比例从中分红。
据透露,马钢每年要从国外进口1000多万吨铁矿石,而唐钢将从该项合作中获得的350万吨铁矿石,占唐钢年需求量的1/3。
首钢旗下全资子公司首钢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出资1.2亿澳元,与澳洲矿业公司共同开发澳洲一个精磁铁矿,首钢获得50%的股权,项目第一阶段年产500万吨精磁铁矿,首钢每年可按成本加合理利润的价格条款购买其中的250万吨。
产业新策下周出台
另外,中国正在从政策上加大钢铁产业的扶持力度。据悉,《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日前已经正式在国务院办公会议上审议通过,并将会由发改委在下周对外公布。它将明确中国钢铁工业的产业目标、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调整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政策以及投资管理体制等问题。
国家支持钢铁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跨地区的联合重组。这表明中国今后钢铁产业的发展重点是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改善产业布局,降低物耗能耗,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把钢铁产业发展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