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品速递 > 浅谈机械产品的造型设计(2)

浅谈机械产品的造型设计(2)

      2006/6/29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437

中国阀门网2.2 比例尺度设计
  正确的比例和尺度是完美造型的基础和框架。一般地讲,比例只要在不违背产品功能和物质技术条件的前提下,就可呈多种变化组合形式,展现造型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诸如大小粗细长短的量变关系。尺度则比较固定,它是专指造型物尺寸与人体尺寸或是某种标准之间适应的程度和范围。造型若只有良好的比例而无正确的固定的尺度去约束,则该设计肯定会归于失败。所以,正确造型设计的次序应该首先确定尺度,然后根据尺度确定和调整造型物的比例。比如:桥的护拦、机床的护罩、汽车的车箱、自行车的车座、自来水笔的笔杆,都是首先要考虑到该造型物的尺度,即人体尺寸适应的长、宽、高、直径等,然后才是该造型物的比例和细部调整。
  造型物的比例尺度应根据影响组合的各方面因素,作出合理的安排与协调。这些因素基本包括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审美时尚等三个方面的因素。比例协调的造型物体不仅美观,而且使用合理,能给人们以舒适、亲切的感觉。机械产品造型常用的几种比例关系有:
  (1)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从古到今,一直被公认为最美的尺度,大自然中许多美景的构成,均有黄金分割比例的反映。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推广的优选法,其优选数值也是0.618。黄金分割比例是采用优选数0.618为基数,使得构成比例的两线段其比率为0.618。这种比率具有符合人的视觉特点及人体内在尺度。它的比例优美调和、富于变化而又有一定的规律和安定感。
  (2)均方根比例
  长方形中若令短边为1,而将 这些无理数列应用于长边设计时,反映在几何图形上就会出现一种非常严格而自然、非常有规律的重复,即 这就是均方根比例。这种比例关系之间有着和谐、协调的动态均衡美感,因而应用较广泛。
  (3)模度理论
  模度理论是艺术造型中一个学派的观点。他们认为美的造型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部,都是由一种或若干种模数推衍而成,含有共同比例因子的尺寸系列,是一个内在的规律。它是从人体绝对尺度出发,选定人的举手高、头高、肚脐高、垂手高为4个基本点(它们分别是2 260 mm、1 830 mm、1 130 mm、860 mm),插入相应的其它数值后,形成如下的两套费波纳级数数值:(单位mm)
  第一套为……1 830、1 130、700、430、270、170……称为红尺
  第二套为……2 260、1 400、860、530、330、200……称为蓝尺
  这些数值之间不仅包含着中间值比率的制约关系,而且基本上符合了人体活动区间的各种尺度,能达到人机关系的融洽如一。因此模数理论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形体比例设计模式。
3 机械产品造型展望与“并行工程”
  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更单纯化、更简洁、更明快、结构更严谨,工艺更精巧,追求理性美是机械产品造型的主要标志。在线型上将更多地使用直线或大曲率圆弧面加小圆转角的造型。在色彩上将以浅淡、明快的高明低彩冷、暖色调为主。就一台机器来说,其主调色将以“二套色”或“三套色”为主,一破过去一片灰暗或“万花筒”式的色彩风格。
  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 人类文化水准的不断提高,现代工业品造型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一般机床类产品的造型生命周期为5年~10年,电子和日用机械类产品还不到2年~3年,而且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家电产品,几乎内部机芯都不作什么大的改动,就以新的造型重新推出。在如此高速的产品更新换代竞赛中,作为现代产品设计密不可分的主要环节——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和模具设计,按照传统的工作贯例,通常是分别由这三个专业和部门的设计人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工业品设计的任务。可是这样设计速度太慢了,非常不适应今天高速发展的新形势。
  国外现正按一种新的“并行工程”,观点广泛地推行设计一体化模式。“并行工程的观点认为,工业产品的造型、结构和模具设计中的关联问题,是同时而不是顺序发生的,它们错综复杂、紧密交织,而又互相制约,形成了一个“并行的工程”。要想迅速而又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造型、结构和模具设计人员都应学好、掌握和熟悉彼此的工作目标、内容、要点,并结合本职工作自我协调,合成一家,以力图减少一些设计环节和不可行的误设计,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