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品速递 > 阀门阀体模拟件的电子束焊接

阀门阀体模拟件的电子束焊接

      2006/7/12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411

中国阀门网 1 锻焊结构阀门阀体的结构特点

目前我国大型阀门阀体的生产一般采用铸件结构,不但工艺复杂,材料浪费,而且往往在铸件的内训产生疏松、缩孔等缺陷,不能满足质量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厂家已逐步将阀门阀体的铸造结构改为锻焊结构,在焊接生产上主要采用氩弧焊、手工电弧焊或埋弧焊,劳动生产率低,接头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图1为锻焊结构阀体示意图。

这些阀门阀体的壁厚一般在40-140mm之间,外形尽寸不超过750mmx750mmx850mm,因而选用电子束方法来进行焊接具有如下优点:

(1)产品本身尺寸并不十分巨大,因此不需要体积很大的真空室,这样右以使真空本身的制造成本降低,缩短了抽真空的时间。
(2)产品结构要求环缝隙中间位置有一开孔,安装法兰。对于电子束焊来说在始焊点和焊接结束点处最易产生焊接缺陷,而针对该产品的特点,可以把环缝的搭接点作为开孔位置,简化了焊接工艺。

2试验材料及设备

2.1 试验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本文采用材质为SA106B,规格为φ404mmx73mm的大口径钢管模拟锻焊闸阀的产品试样进行工艺评定。试验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见表1。

2.2 试验设备

本试验采用的是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研制的KL105真空电子束焊机,其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见表2。

3模拟件的焊接

电子束焊接设备分为高压电源、真空设备、控制系统等几部分,设备复杂,造价高,使用及维护动技术要求高。因此对操作要求较严格,必须按照操作程序进行。

3.1焊前准备

(1)为防止钉尖缺陷的产生,电子束焊时往往要加衬垫,衬垫的材料应与产品的材料相同。衬垫的厚度应不小于被焊接工件厚度的30%,参数的选择应保证熔深比实际接头要求的焊接深度大20%。焊后采用机加的方法去除衬垫。
(2)为防止焊缝隙表面的金属外流,在破口的外侧还需加挡圈,待焊接结束后采用机加的方法去除。
(3)待焊工件的接缝区应精确加工并采用专用夹具进行装配和固定,焊接集团采用了横焊,焊接时工件固定,焊枪运动。
(4)焊缝表面的清理。由于电子束焊接过程中将金属加热成金属蒸气,与此同时焊缝表面的夹杂、油锈水等也被加热蒸气。在焊接过程中这些蒸气与金属蒸气将共同填满焊缝,这会形成气孔、夹渣等缺陷,降低焊接的质量。因此焊接前要冼焊接表面采用洒精和丙酮进行擦洗,防止留有铁锈、夹杂和水。对于真空电子工业束焊接设备,焊件表面的清理更加严格,否则不仅会导致焊缝缺陷及软科学性能劣化,而且影响抽气时间与焊枪运行稳定性,同时会加导师真空泵轴老化。

3.2焊前调试

(1)首先安装工件,通过控制系统将电子枪调整至待焊位置,使电子枪与待焊件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称焊接过程中电子工业枪与工亻之间的距离为工作距离。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这一距离将保持不变。
(2)关闭真空室的大门,开始抽真空,当真空度达到规定数值0.667Pa即可进行焊接。电子束焊机的工作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2-35℃之间,厂房应配有空气干燥系统以降低环境
(3)调整焊枪使之对准铜棒,在铜棒上测试最大电流。在焊接过程式中,电子工业束束流过小,会使发射电子束的阴极受损,通常在焊接前,要将电流加以测试。
(4)进行焊接起始点位置的调试。通过X,Y,Z方向位移来确定焊缝的位置。

3.3焊接参数

电子束焊接随着焊接参数的不同,所能焊接的壁厚也不同。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所确定的适合于该产品的焊接参数见表3。

在该图中,纵坐标是焊接电流及聚焦电流(括号中标出),横坐标是电子枪的移动距离。各阶段分别为:阶段①是将程序调整至正常状态;阶段②是将电流调整到工作状态;阶段③是保持工作状态;阶段④是电流进行逐步衰减并进行焊缝隙的搭接。

3.4试验结果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检验试验结果完全满足ASME及国内相应法规的要求。

(来源:哈尔滨锅炉厂 李宜男 杨松)

热门关键词: 阀门 阀门技术 阀门知识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