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ITT创新泵送系统激流回旋赛道做贡献

ITT创新泵送系统激流回旋赛道做贡献

      2008/10/8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49

中国阀门网】    由全球领先的流体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ITT公司参与设计建造的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激流回旋赛道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最大看点之一。来自斯洛伐克、德国等国的世界级高手分别在北京顺义这条“城市中的人造急流”中赢得了奥林匹克的最高荣誉。同时,由ITT公司全力赞助支持的中国皮划艇队也完成了他们在本届奥运赛事中激流回旋项目的比赛,其中:中国选手胡明海/舒俊榕在激流回旋男子双人划艇半决赛中位列第十名;中国选手李晶晶在激流回旋女子单人皮艇半决赛中位列第十三位。尽管未能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本届的奖牌榜上再添殊荣,中国选手在赛场上的表现同样也为这一完美展现力与美的水上项目平添最佳注脚。 
    皮划艇运动在中国方兴未艾;皮划艇比赛分为静水和激流回旋项目,其中,静水项目展现力量与韵律的完美结合,而激流回旋项目则以高超的技术和精准的控制达到与速度的完美匹配。了解这项运动的人都知道,皮划艇激流回旋比赛中运动员力求用最短的时间正确无误地通过一段设有水门的湍急河道,其最大的魅力在于激流中的运动员与自然的搏斗以及运动员如何运用自己娴熟的技巧和坚强的毅力穿越激流,战胜复杂多变的环境。而这一切的实现,都依赖于ITT设计建造的世界级水平的激流驱动系统。与历届奥运会不同,本届奥运会的激流回旋赛道要求选手必须在整个比赛全神贯注,因为每个水门的挑战都各不相同,巨浪接踵而至,流水湍急而多变,可谓“更急、更难、更复杂”。 
    早在“好运北京”测试赛阶段,来自世界各国的皮划艇高手们就对本次奥运会的激流回旋赛道给予高度评价。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印度的选手都不约而同的表示北京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的激流赛道是世界上最难的奥运赛道之一,他们都觉得很有挑战,但是也很有吸引力,他们期待奥运,也期待在这个赛道上同各国运动员一决高下。国际标准赛道水流落差一般大于5米,比赛时,赛道中布置18~25个水门。其中一部分是顺水流方向的顺水门,另一部分是逆水流方向的逆水门,比赛中运动员要不触碰门杆,顺利通过规定的顺水门和逆水门。而北京奥运会的这条赛道起点和终点落差达到11米,赛道长280米,而且,往届比赛的赛道转弯和水门的安排使得人工造浪较为规则,而此次北京奥运水上公园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从技术的角度实现了突破,通过精确计算、控制水流方向和流速,制造出此起彼伏的漩涡,和纵横连绵的波浪。这条赛道另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它的水流速度和方向以及障碍设置可按照使用要求进行调整,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障碍,同时调整水流量、流速和方向来增加或降低赛道的难度,从而在奥运会结束之后,该赛道可用于各类比赛和娱乐等商业用途,灵活性大大提高。 
     而在这万马奔腾一般的壮观景象背后,蕴含的是国际领先的科学技术和设计人员的创新精神,体现了“科技奥运”的真正内涵。这条奥运赛道的强大动力心脏正是来源于国际领先水处理技术供应商ITT公司。作为全部泵送系统和解决方案供应商,ITT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一起实地考察,以其成熟的技术和以往四次支持奥运会的经验,为赛道度身定制解决方案,提供了6台ITT飞力7000系列大型轴流泵,其中运用ITT飞力最新的永不堵塞N专利技术,最大流量可达每秒钟5500升。同时,6个泵之间实现无缝链接,可随时切换使用,既可实现水流自由调节,又可有效保护泵系统,延长使用寿命。此外,ITT公司的专利产品MacTec监控系统,通过内部电子芯片、传感器、控制柜、MAS控制终端、超声波液位传感器等产品技术,同时实现监测和控制两种功能。而在初期设计阶段,为了在达到奥运会标准的前提下,增加难度,精确控制水流,ITT公司的设计人员可谓是煞费苦心,“水流动的真实运动状态是很难模拟出来的,在皮划艇赛道的泵站没有建立之前,谁也不知道水会怎么流,这也是困扰设计方的一个难题,而ITT公司通过GFD水力模型的模拟软件,经过反复研究测算,实现了对真实水流状态的模拟,保障了水流的最好效果。”参与设计,施工的一位ITT工程师说。 
     作为中国皮划艇队的赞助商和奥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赛道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ITT公司一直关注和支持中国皮划艇运动的发展,继巴塞罗纳、亚特兰大、悉尼、雅典之后,连续第五次携手奥运,为2008北京奥运会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水上皮划艇激流回旋赛道提供全程解决方案,无可争议地成为奥运会的五届元老。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 轴流泵 回旋赛道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