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国石化销售企业物流优化系列报道之三

中国石化销售企业物流优化系列报道之三

      2008/10/1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45

中国阀门网】     宿州,安徽北部与河南接壤的一个普通城市,中国石化鲁皖成品油管线末站所在地。

  在中国石化宿州油库,除宿州牌号车辆外,周边城市淮北、亳州、阜阳、蚌埠牌号的运油车辆都从这里拉油。

  更受关注的是,每天都有河南商丘牌照的运油车在油库穿梭。宿州油库负责商丘市下属永城和夏邑两个地方的油品供应。

  跨省配送,在油品销售系统内部,已经不属于新的名词,事实也雄辩地证明了它的优越性。

  这其中有两笔账算得很清晰:一是由于地理原因,比起商丘市区,永城和夏邑离宿州市区更近。以永城为例,按照实测距离,该地的加油站在宿州油库配送,最近距离仅有65公里,平均距离为90公里左右;而在商丘油库配送,平均距离则超过120公里。

  据了解,总部于2007年2月正式在宿州油库实施跨省配送,截至今年8月份,该油库向河南跨省配送各类油品6.05万吨。安徽石油分公司物流中心经理李智告诉记者,如果不考虑加油站销量的变化,宿州油库跨省配送一年节约一次物流的费用将超过300万元,而且还节约了运力。这就是改革带来的成果。

  第二笔账是一次物流费用的优化。宿州油库作为鲁皖管线的末站,其吞吐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鲁皖管线的运输量。相比于通过火车将油品从炼厂运送到商丘油库,通过管线将更多的油运送到油库,其运行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还有笔账。管道运输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同时还能缓解铁路运输“瓶颈”的压力,增强在河南、安徽市场“保供”的能力,中国石化的社会效益得到显著增加。

  在宿州油库跨省配送超过6万吨之际,销售公司运行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切实推行这项措施,总部正在计划发放一定的经济补贴,这是对他们跨区配送的鼓励,也会提高其他地方跨区配送的积极性。

  “由于‘先天条件’优越,宿州油库的跨省配送最为成功,效果也最为明显。”业内人士指出,打破行政区域划分,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是成品油配送的发展趋势。记者也注意到,中国石化正在力推这项工作,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安徽与浙江、湖北与湖南、湖南与广东的交界处,运油车辆也将穿梭于两省……

  在国际油价高涨,国内石油公司面临效益压力,中国石化号召全系统厉行节约、挖潜增效的情况下,采取跨省配送的方式,大大降低物流费用,无疑使人眼前一亮。

  调整运输流向,逐步改变运输方式,打破原有不合理的油库隶属关系,合理配置资源,按照成品油的合理流向重新规划运输线路,已成为销售企业挖潜增效的重要手段。

  在跨省配送之前,销售企业的物流改革已在全面展开。

  以广东石油分公司为例,自油库上划至省公司统一管理以来,吞吐量不断增加,运行费用和损耗却呈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该公司油库中转系数由2003年的12次/年提高到2007年的18次/年,运转效率提高50%左右,减少无效的中转量约535万吨。去年,在吞吐量比2004年增加718万吨的情况下,耗电实物量却同比下降9.85%,耗水量同比下降12.71%。

  2007年,广东石油分公司油库综合保管损耗率为0.01%,卸船损耗率为0.06%,管输损耗率为0.16%,在吞吐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在卸船和管输损耗上取得了较好的降耗效果。

  费用方面,与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对比(2005年油库基本接管完毕),现金操作费用由5450万元下降到3317万元,降幅达到39%。其中日常操作性支出降幅达到42%。

  这其中,西南管线的效益是最好的:2007年管输量达到686万吨,一次物流与二次物流节约费用合计8.83亿元。

  二次物流运输方面,由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广东石油分公司2007年运输量达到879万吨,运输总量比统一配送前的2003年增长129%。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眼睛向内,将重点放在缩短运距和降低运费上,通过优化车辆调度,油罐车利用率明显提高,从原来的日运行不足两次提高到3.5次,吨油运费降低9.6%,再加上运距5.4%的减幅,运费节约每年在1000万元以上。

  北京石油分公司利用环城管道,今年1至7月份累计管输油品182万吨,累计管输成本约2157万元,吨油管输成本11.85元,较铁路运输吨油节省22元。安徽石油分公司通过对运距的测量加强对运输单位的控制,并按照运价的边际效益对运价进行调整,节约了单位的运杂费支出。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中国石化 运油车 成品油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