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伴随着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在近30年内人类消耗的能源,已经超过了这之前人类消耗能源的总和。 本世纪前10年将是中国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人口多、人均能源资源不足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加强节能工作。中国政府也提出了:“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国家建设方针,努力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人类最为宝贵的、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它们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一是它们的存储量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可逆转的减少,直至消耗完毕;二是它们的使用,必然造成大量的污染,排放废热、温室气体、烟尘、酸性气体等,这些排放物已经给人类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我们必须节约使用这些宝贵的资源。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每年数万名煤矿工人宝贵的生命、数亿吨烟尘、煤渣和各类有害气体的排放,支撑着我们国家85%的能源需求,节约能源,在这里不但是为了节约开支,还体现着保护环境和对生命的关爱。 所以我们说:“节能是最大的环保”。 首先,节能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然选择。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一方面能源资源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能耗高、浪费大、效率低下。我国要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必须两条腿走路,一靠开发,二靠节约。 其次,节能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最有效的途径。我们不仅要解决现实污染问题,还要解决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长给环境带来的潜在的巨大压力。 第三,节能降耗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节能对产品进出口乃至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增加,能效标准、标识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通行证”,我国作为机电产品出口大国,对市场的这种变化必须高度重视,及早研究和采取措施。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指引下,我国节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1989年的5.52吨标准煤下降到2001年的2.65吨标准煤,共节约和少用能源9亿吨标准煤。这对改善环境,减排温室气体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成绩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