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欧紧固件进口反倾销互有调查第一案

中欧紧固件进口反倾销互有调查第一案

      2009/1/6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72

中国阀门网】     商务部于2008年12月29日发布公告,决定自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碳钢紧固件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在此之前,欧盟反倾销部门刚刚投票决定,对产自中国的紧固件产品征收高达87%的反倾销税。紧固件由此而成为中欧互有反倾销的第一案。

    紧固件出口前景堪忧

    2008年12月3日,欧盟反倾销部门投票决定对产自中国的紧固件产品征收高达87%的反倾销税,如果欧盟各成员国批准该决定,欧盟将在今后五年内向中国产紧固件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紧固件生产国,年出口量不低于150万吨。近几年出口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4.91%,其中欧盟市场约占30%。这将是欧盟针对中国的最大反倾销案之一,同时也被我国商务部列为大要案。记者联系商务部主要负责此事的一位处长,他表示此时不方便公开发表意见,但他建议记者重点关注此案。

     “紧固件被称作是工业粮食,是工业零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协会与企业目前正在与有关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中,准备就此争端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欧盟的征税行为违反了WTO有关规则。世贸组织作为中立组织,我们胜诉的机会将比较大。”代理中国紧固件整个行业应诉的北京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主任傅东辉对记者表示,在这起案件中,中国企业认为欧盟委员会的裁定存在很大问题。欧盟自己的分析都显示,欧盟同类生产企业并没有因为中国紧固件产品对欧出口增加而受到损害。因为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紧固件产品大多是低端产品,与欧盟企业主打的高端紧固件产品根本不构成竞争,完全是互补关系。

     有报道称,中国紧固件产业将可能因此每年损失4亿欧元的外汇收入,同时将丧失80万个就业岗位。实际上,中国紧固件行业是一个传统反倾销的重灾行业,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影响,紧固件企业利润不断下降。目前全国共有8000家紧固件企业,1/3已经全面停产,1/3在亏损线上挣扎,仅有1/3处在微利边缘。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方案,但政策有其滞后性。

     “之前中国紧固件进入欧盟只有5%的关税,现在关税要提升至63%到87%的额度,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一次致命的打击。我们每年出口欧盟达到900万美元左右,以后估计悬了。”温州一家涉及反倾销案的紧固件生产企业老板谢先生对本报记者这样表示。温州、宁波和海盐是国内三大紧固件基地,特别是温州,近几年来紧固件出口年均保持70%以上的增长,而欧盟一直以来是温州市紧固件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谢先生表示,除了积极应诉之外,他们也正在想下一步的出路,开拓其他海外市场,或者通过转口贸易等方式,绕开欧盟的惩罚性关税壁垒。

     变被动为主动告欧盟倾销

     “除了抗辩外,我们还在两条腿走路。”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紧固件专业协会会长冯金尧此前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表示,在欧对华紧固件反倾销案接近尾声即将作出裁决的前夕,协会和47家紧固件企业代表中国紧固件产业,向中国商务部递交了对欧盟销往中国的紧固件进行反倾销的申请书。

     对此,傅律师认为,中国此次举起反倾销大旗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民族产业,在WTO的法律框架下,变被动为主动,尽最大努力扭转不利局面;另一方面,还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关。我国紧固件产业正处在从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型的进程中,国内企业正致力于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科技含量,改变增长方式。但中国高端紧固件市场基本上是被进口产品所垄断,根据紧固件专业协会目前掌握的证据,近几年,进口紧固件尤其是欧盟产品数量激增,一些国外企业更采取倾销手段,大幅降低价格,已对中国紧固件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

    傅律师透露,此次支持对欧盟紧固件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我国企业共有47家,大多数是民企,这在2001年入世以来的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件中十分罕见。

     一系列迹象表明,欧盟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尤其是金融危机下国际贸易的萎缩,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正在加大,明年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商务部日前向国内出口企业发出了这样的警告。

     对中国来说,除了用积极的姿态主动化解外,最重要的是要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主要依靠内需方面来。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中欧 紧固件 反倾销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