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招标专讯  > 余姚市围绕招投标平台建设破解难题取得实效

余姚市围绕招投标平台建设破解难题取得实效

      2009/12/14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44

中国阀门网】   姚市公交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直面矛盾破解难题,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和制约平台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营造招投标工作的良好氛围上有新突破。以市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建立五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纪念宣传活动。即:举办一次平台运行五周年成果图片展,举行一次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刊发一期平台运行五周年工作回顾专刊、增刊,召开一次“同庆五年华诞,共商发展大计”为主题的招投标工作座谈会,汇编一本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手册,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社会对招投标工作的认识,为全面、持续推进统一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二是实施二次竞价法,在提高政府采购效益上有新突破。根据现代办公用品价格通常随时间呈递减趋势的市场特点,在本轮现代办公用品实行协议供货制度时,就明确规定采购单位在采购协议供货产品目录内的现代办公用品时,应组建三人以上的竞价小组,在公布的商品最高限价的基础上,采取有效形式,再次组织竞价采购,填写《余姚市协议采购竞价报告》,并将该报告作为招投标中心在采购合同鉴证时的必备文件,以此来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价格,发挥政府采购效益。在采购管理方面,针对部分采购单位把政府分散采购制度偏面理解为分散采购就是自行采购,就是自由采购,用不着管理的思想现状。会同市财政局起草制订了《余姚市政府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管理办法》,以进一步规范政府分散采购行为,切实加强管理,真正把对政府分散采购的管理摆上重要位置。

  三是加快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步伐,在拓展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上有新突破。根据工作目标和全市继续深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会议的要求,主动上门,当好参谋,搞好服务,全力拓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领域。对已具备进场交易的绿化养护、公共场所保洁、公房租赁、罚没物品处置等9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积极做好进场交易前的相关准备。目前已出台了《余姚市罚没物品管理和处置暂行办法》,其他8大类交易项目的相关交易规则已经多次讨论修改,现已上报市政府待批。在加强农村“三资”管理中,积极协助相关管理部门,起草制订了《余姚市村级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余姚市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余姚市村级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并在市政府印发上述文件的同时,对乡镇、街道招投标分中心主任及业务骨干开展“三资”管理及操作业务培训。

  四是多措并举,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上有新突破。不断完善全员入围评标办法,根据近一年来的操作实践,修正完善评标办法,推出全员入围、资格预审与资格后审并举的评标新模式,在“择优”上下功夫。在标后管理上,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会同市监察局组织发改、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对在建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借资质及转包等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并在此基础上,组建若干个工程建设项目标后管理巡查小组,选择十余个在建项目,对标后管理实施跟踪监管试点工作,进一步督促政府投资项目参与各方认真履职;同时与市经侦大队联系,拟设立公安经侦联络室,切实加大对串标、围标、借资质及违法转包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净化招投标市场环境。

  五是多管齐下,在优化服务上有突破。新增了三只开(评)室,并进行了装修,缓解了开(评)标场所不足的矛盾;总投资130多万元的招投标平台内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已经启动,建成后将进一步降低行政支出、提高行政效率,方便服务对象;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新制订了《市招投标办事大厅服务承诺制》、《市招投标办事大厅一次性告知制》,修订了《市招投标办事窗口考核办法》,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在服务企业、服务基层过程中,针对个别企业提出的关于要求降低招标交易服务收费标准的建议,办党组高度重视,深入基层,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及时向市发改局提出降低工程设计、监理等招标交易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的申请,将由原来的0.125‰下调至0.025‰,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轻负担。同样在招标文件出售环节,通过规范管理,严格控制招标文件出售价格,并作出招标文件出售的规定,一般最高不得超过200元,图纸一概不收费,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以实际行动服务企业。宁波市招投标中心

(来源:全球阀门网)

热门关键词:余姚市 招投标 实效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