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评测 > 赵志明:只有创新才能走出困境

赵志明:只有创新才能走出困境

      2009/5/14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0

中国阀门网】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志明近日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只有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尽快走出困境。

  赵志明指出,今年1月份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大幅下滑趋势:新产品产值下滑幅度最大,达到53.48%;出口交货值下滑39.4%;工业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分别下降31.03%和23.98%。到了2月份这种下滑趋势还在继续,利润下滑幅度最为明显,达到35%。赵志明预计上半年石油石化设备行业的平均增幅还会保持在20%左右,但下半年,若国际经济形势仍不见好转,增幅则还会下降,甚至不排除负增长的可能;亏损企业的数量将会增加,出口交货值将会大幅度减少。

  振兴规划利于行业发展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国家果断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措施,这将对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在这里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国家在今年2月原则通过的《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和《石化产业振兴规划》,为石油石化装备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赵志明说。

  《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明确指出,加快落实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依托天然气管道输送和液化储运等领域的重点工程,有针对性地实现重点产品国内制造,推进装备国产化进程,鼓励国内用户采购国产机械装备;结合钢铁、汽车、纺织等大产业的重点项目,推进装备自动化。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有关专家近日表示,在去年公布的4万亿元拉动内需方案中,将有9.3%的资金用于投资能源相关领域。其中,石油及天然气开采行业将获得1275亿元的资金,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将获得474亿元的资金,化学工业将获得1988亿元的资金。

  此外,政府还将通过补贴和银行优惠贷款等方式鼓励企业收购海外油气资产,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可能将包含在预计于6月份公布的石化产业振兴调整规划的细则中。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对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产生提升和拉动作用。”赵志明说。

  他建议石化装备制造企业,应根据国家出台的产业振兴规划和优惠政策,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尤其是应加快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兼并重组步伐,淘汰技术落后、产品老旧和成本昂贵的企业和产能;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抓住国际商品价格回落的有利时机,适时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利用国家加快推进我国石油石化产业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机遇,加大节能减排设备开发和生产,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除了关注产业政策外,赵志明认为,企业要想尽快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还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下,油气勘探开发正在向深层、深水、极地等领域延伸。随着作业条件越来越复杂,对装备的可靠性、运移性等质量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赵志明建议企业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使生产的石化装备向高技术含量、高智能化、模块化、适应更恶劣使用环境的方向发展,打破目前各地、各油田企业低水平重复生产,相互低价竞争的局面。他认为,只有具备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企业,才能最终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除此之外,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企业还应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了解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开展国际合作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来提高自身的发展实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推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当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从产业结构来看,多数只是同类企业的聚集,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生产规模及差异化生产。因此突破这种落后模式,真正实现区域性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三是创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当前,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以往单纯的产品和价格竞争手段明显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品牌和服务。因此,建议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要把品牌、服务、诚信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有条件的企业要抓住机遇,由单纯生产型向现代生产服务型转变,努力打造“专、精、特、新”的专业化生产企业和大规模、有实力的行业龙头巨舰企业,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赵志明最后指出,当前,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勇于迎接挑战,积极适应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通过自主创新、集约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来争取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愿意就上述几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服务,与大家一起共克时艰,开创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