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一.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国家安全提供装备,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丰富产品的制造业。它在国民经济中无论GDP所占的比例还是对其他产业的感应系数都是很大的。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和动力源,是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是提高人均收入的财源,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是发展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没有先进的装备制造业不断、持续地武装和提升各产业部门的装备和生产运行水平,实现对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就谈不上什么现代化,所以人们对装备制造业的关注是不言而喻的。下面仅就装备制造业的管理信息化谈谈它的难点、重点、问题和对策。
装备制造业的管理是非常复杂的,面临严峻的挑战,表现在:
1. 产品结构复杂,一台电站汽轮机有上万种零部件,一台中等复杂程度的机床有几千种零部件,一般工厂有上万种原材料和外购配套件,如此众多物料的采购、生产、库存的计划和控制是非常困难的。
2. 生产工艺复杂,一个零件往往需要经过多个车间,在制品在车间之间,在车间内部多台机床上流动,如何安排车间作业计划,合理利用资源,保证准时交货也是很困难的。
3. 生产类型不同管理模式不同,在装备制造业中随着生产批量、生产组织的不同,分为单件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大批量流水生产、大规模定制,不同生产类型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模式不同,还存在多种模式的混合。
4. 生产车间类型不同,管理模式不同,装备制造业的车间有铸、锻、铆焊、机械加工、装配、热处理、表面处理。由于生产工艺不同,生产作业计划,成本核算不同。同一种工艺的车间流水生产和批量生产又不同。
5. 按订单设计、大规模定制的要求快速增长,要求企业的制造能力和资源具有高的柔性,同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6. 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要求我们加快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应用的速度,加速新产品上市的时间。
7. 需求变化快,要求最大限度缩短产品生产技术准备时间、缩短采购提前期和制造提前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8. 原材料价格、制造费用不断上涨,装备制造业的获利能力不高,如何降低成本成为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
装备制造业的上述特点和面临的挑战,使得装备制造业对ERP寄予厚望,对软件产品和实施都有很高的要求。
二.装备制造业当前管理信息化的状况
尽管在ERP产业一直存在“过时论”的炒作,“失败论”的困惑,但是通过国家的大力推动,企业的大量投入,ERP提供商不懈的努力,装备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
1. 需求理性化。在一段时间有部分企业上ERP是为了评先进,和同行攀比,为了“面子工程”,有的是为了拿国家的资助项目,由于目的不正确,实施效果大打折扣,现在企业上ERP是发自企业内在的需求,是为了竞争的需要,因而在实施上狠下工夫,实施效果明显而持久。
2. 软件产品成熟。多年的磨练,将国外ERP的理念,最佳业务实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一些产品在装备制造企业站稳了脚跟,产品成熟了。
3. 咨询服务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实施ERP之前,通过管理咨询,设计先进适用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绩效管理,薪酬制度,形成完整的管理控制体系,为ERP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一批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批汽车制造业,烟草机械业,中国南车集团的货车制造业,他们在ERP的核心价值---生产运营管理、准时生产、先进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装备制造业的ERP实施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三.装备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装备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发展是不平衡的,一部分企业的信息化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 现行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生产计划是一个静态的、分散的、不连续的、按台套的计划,不能进行合理的通用件合并,缺乏科学的计划政策、批量政策、储备政策、提前期等生产计划参数。由于计划方式落后,企业普遍存在生产周期长,库存在制品储备高,流动资金占用大,不能准时交货,多数企业执行月计划,计划较粗,上下工序缺乏精确的衔接,由于在制品、库存、物料定额数据不及时,不准确,计划的准确性差,由于计划控制不周,造成生产不均衡,零件成套率差,不能按时交货,生产调度工作量大,天天抢缺件。
2. 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购计划不精确,物料控制不严谨,存在许多不增值的环节,经常造成物资积压或短缺。库存数据、消耗定额数据、在制品数据、采购在途数据不及时,不准确,是造成物料控制不严密的原因。采购计划与生产计划不同步和分离编制,缺乏供应链的协调,物流管理不能为生产计划,财务,成本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本新闻共
2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来源: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