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评测 > 钢铁厂为何要买“自发电”

钢铁厂为何要买“自发电”

      2010/5/7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3

中国阀门网】       “钢铁企业要想充分利用二次能源,早就不是技术问题,以前是并网难,现在又面临不合理的电价。”近日,马鞍山钢铁股份公司副总经理丁毅,一谈起二次能源利用的尴尬,这样无奈地告诉中华环保世纪行的记者。
       据丁毅介绍,钢铁企业有大量的余气、余压、余热等二次资源,若能够充分利用,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马钢 自1993年开始建设热电厂,这十几年来紧抓能源转化,积极实施‘以气代煤、以气代电、以气代油’的技术改造,到目前为止,马钢已建成总容量为74万千瓦的自发电机组,包含煤气发电在内的二次能源综合利用能满足企业70%的生产耗电量。”拿2009年为例,企业全年自发电量49.88亿千瓦时,以每度0.38元来结算的话,余热余能发电量折标煤达100万吨以上。“如果这些煤气不用来发电就会被烧掉,造成极大的浪费。这也是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和一般的自备机组不一样的地方。但可惜的是,有时我们甚至希望缩减自发电量,这样就可以避免明明用的是自发电,却还要花钱购买的尴尬”。丁毅感慨上网电价是钢铁企业二次能源的发展瓶颈。
       由于不恒定的耗电需求 ,企业的自发电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自行消纳,例如在维修时,企业生产的需电量就比平时低。“钢铁企业不可能建有自己的蓄电设备,多余的自发电就必须上国家电网,而我们如果要再用这部分自发电,就得从电网上购电,购电价每度0.69元/度。”
       但这个价钱与卖出价中间有较大的落差,即便依照物价局发布的售电价0.38元/度,中间也差三毛多钱,马钢还是不愿承受“高价购买自发电”。丁毅说:“仅仅在2009年,马钢多余自发电的上网电量有1.7亿度电之多,这部分电费的实际成本不过是在电网上一上一下而已”。
       记者从电监部门了解到,近年来国家政策对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一直持支持态度,还于2007年颁布了《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电监局能够为愿意上网的综合发电企业出面向电力企业协调。但马钢能源环保部负责人王卫东分析,电力公司对既有电力系统必然有保护意识,钢铁企业的二次能源就曾一度经历过上网难时期,“综合利用发电不可避免地存在负荷不稳定的问题,电力公司认为会对电网造成冲击,曾以此阻碍综合利用发电上网。”据了解,2004年,马钢进行新厂区建设,为新区的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和电力部门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协调,最终于2008年4月谈成,王卫东说,“这个案例说明负荷不稳定即便会对电网造成冲击,也在可承受范围内。”
       钢铁企业二次能源如何充分和传统电网协作,这是全国的钢铁企业乃至综合发电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为了摆脱上网电价对发展二次能源的束缚,丁毅提出了马钢的设想,希望能与就近的火电厂合作,结合国家“上大压下”淘汰落后火电的政策,与公共电厂联合建设大型机组,钢铁企业把煤气送到发电厂,发电厂负责向钢铁企业供热、供电,并落实企业直供电政策,以此形成二次能源的双赢机制。

(来源:阿里巴巴)

热门关键词:钢铁 自发电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