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自4月14日以来的这一轮钢价调整的第一个关键时间点是5月10日前后,那么后市如何运行?是反弹,还是继续调整,抑或下行?
首先,从政策面和宏观面看,尽管预计后续的1-2周应该不会再有大的调控政策出台,国际经济进一步恶化的态势也将会得到遏制,但整体还是偏空。
从国内环境来讲,过去10天时间里,政府两次使用了数量型货币调控的政策,一次是5月2日宣布一次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基点,使其达到17%,接近近几年的新高;另一次是5月6日宣布发行1100亿3年期央票。其实,业内对这些调控是有预期的,从“五一”节前3位央行相关人士的发言可以预判,亦可从4月15日央行发布的《2010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里披露的一些重要数据可以研判:比如2010年的GDP环比(12.2%)处于2005-2009年环比增速相对高位、月度工业产出缺口(3月份已经升至3.06%,连续7个月扩大)不断扩大、企业商品出厂价格环比5个月上涨,这些数据说明商品价格涨幅继续扩大。因此,这两次调控的力度在进一步加大,而且做到“长期”、“短期”奵结合。由此认为,加息的压力进一步得到缓冲,至少在5月底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从国际环境来讲,希腊危机导致罢工事件,使得危机进一步加深和蔓延,全球金融市场也因此迅速做出了大幅度的反应,从而加大了人们对经济前景预期恐慌的情绪,还真有点象一年前罗杰斯预言的那样,下一轮危机是货币危机的态势。但笔者认为随着日本紧急注资2万亿日元以及G7财长紧急电话会议的召开,危机恶化的态势将得到有效的遏制。从另一方面讲,新政的出台以及相关事件的发生,有利于缓冲中国对稍热的经济调控的压力,这为钢材市场的后续一段时间(具体多长时间,参加MRI的内部报告或交流)的稳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环境。
其次,从行业面看,5月内的供需变化不大,供给增长相对呈现强势,需求增长相对呈现弱势。
从最近的交流以及Mysteel的调查情况来看,国内钢厂减产的积极性不高,估计5月份日均粗钢产量可能维持在185万吨或以上。而就需求而言,我们看不到明显增长的迹象,钢厂库存在增加,部分下游用户依然在继续使用前期低价原材料,有的城市社会库存在增加,有的减少幅度很有限。部分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也在放缓。短期来讲,在这样的行业基本面下,相信钢厂都感受到钢材价格难以继续上行的压力。从中长期来讲,在货币调控力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这种用资金堆积起来的库存风险一旦爆发,应该是件比较可怕的事。
本新闻共
4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3 4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