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品速递 > 深海管线管研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深海管线管研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2010/6/3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2

中国阀门网】       连日来,从上海宝钢集团、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等企业不断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深海管线管研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这将有助于我国摆脱此类产品依赖进口的现状,并一定程度推动我国深海油气开采的进步。不过,《中国能源报》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深海产业的发展单在一个点上突破不行,更需要有系统性的突破。我国深海装备整体上与发达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深海管线管研制取得突破
      记者获悉,由珠江石油天然气钢管控股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共同研制完成的“深海管线用直缝埋弧焊钢管”科技成果日前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来自中国石油管材研究所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经质询和讨论,认为该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对此项技术的垄断,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据了解,该项目生产的钢管规格为直径559×28mm,材质为SMYS450的直缝埋弧焊管,可服役于深海1500米的海底,这种产品在我国是首次试制并获得成功。
      与此相映成辉,上海宝钢集团也有好消息传出。宝钢股份直缝焊管产线成功试制出直径762×30.2毫米及31.8毫米规格直缝焊管,成为国内首家具备生产此规格深海海底管线管的钢铁企业,为我国的深海开发项目做出了强有力的支撑。
      或将打破依赖进口局面
      据悉,珠江石油天然气钢管控股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共同研制完成的深海管线用直缝埋弧焊钢管将用于我国第一个大型深海天然气工程——南海深水天然气项目,其深海段管线将在1500米的水深处进行铺设,创我国海底管线的铺设纪录。
      根据国际海洋石油业公认的标准,水深300米以内为浅水,超过300米为深水,超过1500米则为超深水。
      据介绍,在1500深水进行铺设,对管材有非常苛刻的要求。来自油气田现场的应用实践表明,在深水油气混输管道中,由多相流自身组成(含水、含酸性物质等) 、海底地势起伏、运行操作等带来的问题,如段塞流、析蜡、水化物、腐蚀、固体颗粒冲蚀等,已经严重威胁到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海底集输系统的安全运行,由此引起的险情频频发生。因此,相比陆地用管,海洋用管处于低温、高压、强腐蚀的工作环境,对管线管的强度与韧性、抗压性能、尺寸精度等指标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宝钢方面透露,直径762×30.2毫米及31.8毫米规格的直缝焊管专用于深海天然气开发项目,由于其制造难度较大,对设备能力及原料质量均是极大的考验,国内此前只能依靠进口。
      据称,去年11月,中海油南海深水天然气开发项目筹备组向宝钢发出了试制此项目海底管线用管的征询函。通过综合评价分析,宝钢决定试制该规格焊管。为此,宝钢公司组建了一支技术攻关团队,从炼钢成分、厚板生产工艺及UOE焊管成型、焊接、扩径工艺设计等入手,克服了炼钢纯净度要求高、板坯质量控制难等难题,保证了试制焊管产品的质量。
      深水装备需系统性突破
      5月19-21日,2010世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与工程大会暨展览会上,中海油原副总经济师张位平透露,国外投产油田最大水深为2192米,我国为333米;国外铺管最大水深为2202米,我国为150米,差距相当明显。
      目前,我国只能自主开发300米水深的油气,深海、超深海开发几乎空白。主要原因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关键技术设备的制造能力跟不上。在某些核心设备上,由于国内企业生产的特种钢材不达标,只得依赖进口。有专家告诉记者,相比深水钻井平台来说,深水管材受到的重视更加不够。
      据了解,我国生产螺旋焊管的企业有几十家,但能生产管线管(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的企业不多。同时,小口径焊管能力过剩,低档管比例较大,生产高附加值焊管所需的高质量热板卷和宽厚板的技术水平目前仍有欠缺。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理事长严泽生表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钢管大国并正在步入世界钢管强国之列,但是在一些高端产品上与国外强手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抗腐蚀油井管系列的G3,22Gr、28Gr双向不锈钢,13Gr、Sup13Gr;柔性套管、油管,深海连续绕管管线管等,目前大多还需要从国外进口。
      业内人士认为,深海产业的发展单在一个点上突破不行,需要有系统性的突破。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国家战略层面通盘考虑,调动多方力量,给予资金、政策等扶持。

(来源:全球阀门网)

热门关键词:深海管线 线管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