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在全球关注的情况下,五月份的宏观数据如期公布,如果单从五月数据的表面上看,国内经济似乎又要回到阳光明媚的春天---低通胀高增长,经济过热似乎只是杞人忧天。整个钢材价格走势在前期市场担忧紧缩政策即将推出之后出现拐点,经过四月的抵抗式下跌之后,整个五月出现快速调整的行情变化。经过四五月的价格下跌之后,随着经济环境的细微变化,钢材价格也出现了久违的止跌企稳的走势,在目前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下一步的钢材价格走势如何运行,这是需要仔细分析市场各个方面的最新信息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宏观数据:看上去很美
国家统计局6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CPI环比下降0.1%,PPI环比上涨0.6%。CPI同比上涨3.1%,PPI上涨7.1%。2010年4月,CPI同比上升2.8%。PPI同比上升6.8%。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394亿元,M1同比增29.9%。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67358亿元,同比增长25.9%。
3月份外贸数据的逆差如昙花一现,中国自4月恢复了小额的顺差之后,5月外贸顺差继续扩大,外需对经济贡献率在加大。中国经济走缓担忧减弱,目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仍旧维持20%以上,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由政府推动的公租房和定向安置房建设将会启动大量投资,这将承接商品房投资下滑的力量,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仍旧乐观。
不过总体上,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在放缓,但这种放缓让管理层减轻不少舆论压力,因为国内外“中国经济开始过热”批评骤减,管理当局暂时不用为“2010年中国将发生通货膨胀”做冗繁的解释,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和政府对投机行为的打击,粮食和蔬菜价格开始下跌,加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被用来衡量中国通胀的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短期内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不大,5月份CPI落在3%左右,6月份的CPI必将开始进入下行通道,无论是时间和空间上看,“年度通胀控制3%之内”的管理目标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相应之下,当前调控政策面临的压力也减轻很多。4月份,由于物价指数同比和环比都在上涨,市场关于加息呼声突然加大。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不断施压压力,人民币汇率在蠢蠢欲动,但由于外部经济和中国内部经济都面临着不确定性,升值、加息?中国政策在双向博弈中始终无法达到共识。而现在,通胀缓行,经济平稳增长,升值和加息概率都在减弱。无疑政策调控的空间在加大,软性调控的可能性也在加大。
短期来看,出口仍对中国经济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五月出口数据超预期,中国经济再度回到依靠出口拉动模式之下,相应带来的是政府和企业放松了经济转型的紧迫感,一旦西方经济出现二次探底,中国经济不可避免会遭受再次重创。
今年由于担心经济过热,政府投资和货币供应量逐步放缓收紧,而这种收紧已经引发“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市场担心,中国经济会重蹈2008年货币政策过度收紧、导致经济加速下滑的覆辙。因为经济增速放缓和货币不断收紧,加息和升值都放松了进程,这可能让政策调整再次贻误最佳时机,而目前看起来概率正在加大。而且,由于进口额增长开始放慢,加之出口额增长加快,贸易顺差将继续扩大,导致未来中国货币政策仍受制于外部热钱的制约。
虽然长期的不确定性还没有消除,但是由于数据转好,短期内政策调控的空间开始加大,加息和本币升值的压力减小,至少在三季度推出的可能性不大,宏观政策在经济数据看上去很美的情况下正式进入黄灯区,开始观望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相机而动。
钢材市场:可能见底
2010年5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9%,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该指数已持续15个月保持在50%以上,虽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反映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趋于平稳。其反应的特点主要为:社会需求增势趋于平稳;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出口继续保持回升势头,但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通货膨胀压力似有缓解,但仍须进一步观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显示,1-5月,我国汽车产销483.77万辆和49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10%和14.29%,是今年以来首次累计产销增速达到两位数水平,行业形势继续向好。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回升,机械、汽车、船舶制造都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也将拉动钢材消费进一步扩大。
本新闻共
2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