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中国出口企业困境重重 “升级转型”寻出路

中国出口企业困境重重 “升级转型”寻出路

      2010/8/3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0

中国阀门网】       7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将采取六大措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再次释放出国家加强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信号。这也为在压力下挣扎的众多出口企业指明了方向。

       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启、加薪潮流的不断蔓延、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全球经济恢复放缓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件背后却都指向了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多种因素的集中爆发,企业的成本-订单-利润都受到了冲击,新的挑战不期而至。

       多因素爆发,“灼伤”出口企业

       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重启汇改。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总体上小幅升值。而近期的一些行业测试表明,许多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空间十分有限。以纺织企业为例,这些企业平均纯利润率仅为3%-5%,若人民币升值过大,纺织企业将遭受沉重打击。

       除了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企业的“招工难”,用工成本升高也成为出口企业的又一项挑战。自6月初,富士康公司宣布涨薪30%-60%之后,一股涨薪的浪潮从珠三角向长三角及内陆蔓延,席卷众多代工企业。随后,各地纷纷出台最低工资标准,加薪的潮流已是大势所趋。

       另外,财政部自今年7月15日起取消了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包括部分钢材和有色金属加工材,玉米淀粉及部分塑料及制品。与人民币升值不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直接砍掉了部分出口企业的利润,这对于出口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北京一家钢铁贸易公司销售经理称:“(取消出口退税后)销量肯定不如以前,估计(出口)销售额下降幅度最低也在10%以上”。

       国内形势不容乐观,国际环境也不能让出口企业感觉有一丝舒展。随着全球经济恢复放缓,贸易保护主义也借机抬头。据统计,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反倾销调查有19起,其中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调查有9项,占总数的47%,居全球最高。2010年全球启动的15项贸易保护政策中,针对中国商品的占10项,比例高达67%。此外,欧盟、美国、法国都相继把“碳关税”制度提上议程,我国食品、轮胎等行业也已经接到碳关税“警报”。世界银行和美国彼德森研究所日前发布研究报告预测,一旦实行碳关税,中国制造业出口额将削减1/5,所有中低收入国家出口额将削减8%。

       应对压力,出口企业在行动

       内外交困成为出口企业的真实写照,面对重重压力,出口企业开始积极行动,多方突围。

       比如,在汇改方面,企业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已经在不断增强。依据最近江苏省社科院的一项调查表明,多数企业通过合理运用外汇避险工具,调整生产经营手段来降低汇率风险。

       面对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些不愿加薪或者无力加薪的企业也正在寻找着新的出路。搬迁工厂,寻找更低的劳动力市场似乎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富士康主席陈伟良表示,富士康在过去18个月一直在向内陆甚至海外转移,以寻求更低的劳动力。替惠普公司代工笔记本电脑业务的英业达正准备加速将工厂移往内陆,其在重庆的工厂预计11月进入量产阶段。此前,香港工业总会对珠三角港商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珠三角约8万家港企中,37.3%正计划将全部或部分生产能力迁离珠三角,更有63%以上的企业准备迁离广东。

       另外,为了积极降低成本,许多出口企业还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前在东莞市厚街举行的第二届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上,众多参展商也均为有意拓展内销市场的外贸企业。

       不过,出口转内销也并非是一片坦途。“出口转内销,渠道的构建是最大的障碍”,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的话道出了众多出口转内销企业的难处。企业自建销售渠道成本高、风险大;与商场和超市合作门槛高、收费多;欲走网络销售之路,一没经验、二没人才。东莞厚街鞋业联盟经营部经理文海斌表示,过去外贸企业只需按国外合作伙伴的要求把产品做出来,然后装箱发货即可收到货款。现在做内销,产品的研发、销售渠道、终端等复杂的问题都要考虑到。内销市场又这么复杂,适应起来有一定难度。

       更多专家则认为,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已清新地释放出要求企业转型升级的信号。无论是面向国外市场还是转向内销,实现产品的升级转型,做大做强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才是企业最好的出路。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出口 企业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