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由铁路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到中国的液化石油气进气仪式日前在新疆阿拉山口举行。装载45吨液化石油气的列车,由哈 萨克斯坦缓缓驶入新疆阿拉山口口岸,经换装后将通过铁路直接运输至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首次通过铁路从中亚进口能源。
媒体在报道这则消息时认为,中国首次通过铁路从中亚进口能源,标志着除中哈石油管道和中土天然气管道之外,铁路也正式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能源运输渠道。而首次通过铁路从中亚进口能源,其标志性意义不止于此。
首先,它表明中国铁路进口能源品种和范围的扩大。中国通过铁路进口能源,并不是第一次。多年前,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石油,主要是通过铁路途径输送至中国的,至今仍以铁路运输为主,运输的石油量也呈上升趋势。首次通过铁路从中亚进口液化石油气,虽然数量很少,但从两国有关人士在新疆阿拉山口举行液化石油气进气仪式的举动看,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一个新的能源进口通道一经启动,更多品种的能源必将借之运至中国。
其次,这也显示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正加紧实施。建立多元化能源进口渠道,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已是国际的共识,也是中国保障能源安全的既定战略。能源进口多元化,含义是多层面的,首要的就是进口品种的多元化,进口运输方式的多元化。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改变能源进口品种单一,运输方式单一的格局。因为能源进口品种的多样化和能源进口渠道的多样化,是弥补我国能源不足,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最有效措施。首次通过铁路从中亚进口液化石油气,就是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加紧实施的具体行动。
再其次,这也意味天然气供应已上升为能源首要问题。用天然气替代城市居民生活用煤、城市热电用煤、城市小锅炉用煤,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方向,这可以说是中国目前能源替代的主旋律。加之近年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天然气需求更呈现迅猛增长态势。从2000年至今,中国天然气年均消费增速高达13%,远高于同期煤炭和石油的消费增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为830亿立方米,消费量为874.5亿立方米,产需缺口超40亿立方米。据预计,到203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达400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首次通过铁路从中亚进口液化石油气,无疑是中国寻求更多途径解决燃气气源的一个尝试。
(来源:全球阀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