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我国信息化水平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0年《信息化蓝皮书》

我国信息化水平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0年《信息化蓝皮书》

      2010/8/19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9

中国阀门网】       2010年《信息化蓝皮书》今天发布。蓝皮书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信息化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样,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的信息化水平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基本上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在中国的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信息化的水平已经可以和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一较短长。
       蓝皮书指出,进入新世纪,中国信息化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显现。曙光5000A高性能超级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微电子与集成电路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软件出口步伐加快,部分自主品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互联网核心技术IPV6取得重大突破等一系列成就显示了我国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方面,中国的信息化与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在使中国传统产业的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通信服务业“脱胎换骨”,已经从传统的语音通信服务业中走出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通信服务业,各种增值服务令人眼花缭乱;中国金融业的信息化水平,就基础设施而言,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开始走上整体规划、集约经营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证券业和保险业的信息化也有了惊人的发展,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同时,信息化对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影响为许多人所始料未及,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信息化装备正在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信息化迅速与广大农民结缘。2009年末,中国开通互联网的乡镇比重提高到99.3%,开通互联网的行政村比重提高到91.5%。在第二产业方面,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中国已经可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系列产品,建立了一批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和科研基地。中国水下机器人技术已经步入世界前列。
       同时,我国在政府网站、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等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截至2009年底,全国.gov.cn域名已经开通49730个,是1997年的153倍。在社会建设领域,我国信息化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在教育和科学研究方面信息化发展的成就特别值得关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连接了分布在全国200多个城市的高校、教育机构、科研单位2000多个,用户超过2000万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中国绝大多数高校、逾60%的中职学校、70%的普通高中、39%的初中和12%的小学已经建成了不同程度的校园网。
       在分析我国信息化面临的形势时,蓝皮书认为,下一个10年,信息化仍将是全球范围内推动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仍然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重点,信息化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趋势不可逆转。今后,信息化的国际竞争,将主要围绕“三争”展开:即争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和产业、争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争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水平在全社会的普及。另外,我国还面临着信息化核心技术缺失的严峻挑战,目前许多部门适用的通用计算机CPU和基础软件90%仍依赖进口,都对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2010年《信息化蓝皮书》:
       2009年我国互联网经济逆势增长
       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85万亿元,成增长亮点
       本报北京8月19日讯 记者陈郁报道: 2010年《信息化蓝皮书》今天发布。蓝皮书指出,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陷入严重困境之时,中国互联网产业却逆市成长,保持了用户和市场规模的双增长。2009年,中国互联网经济规模达743亿元,相比2008年的569亿元增长30.6%,远远高于2009年中国经济8.7%左右的增速。
       蓝皮书指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经济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受金融危机冲击,以企业付费为主的行业受影响较大,网络广告、电子商务B2B、网络招聘等细分行业均出现环比负增长。但B2C和C2C产业发展增速仍然较快,网上支付交易额因此年增速达110.2%,紧随其后的是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增速达93.7%。两者同时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代表性行业,电子商务已成为2009年互联网经济的增长亮点。
       蓝皮书指出,我国互联网广告市场2009年实现市场价值达191.2亿元,领头广告行业依然是汽车类广告,时尚类和娱乐类广告分列第二和第三,对比2008年市场状况,广告市场价值增幅最大的三个行业分别为零售类、搜索引擎和目录、旅游住宿类广告,增幅分别为222.7%、159.4%和157.1%。
       在网游产业方面,2009年我国网游产业虽然增长趋势有所放缓,行业发展速度回归正常,但由于商业模式清晰,用户基数庞大,产业规模仍获得了较大幅度扩张。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267.6亿元,同比增长36.9%。
       在域名产业方面,尤其是CN国家域名作为后起之秀,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截至2009年底,我国的域名总量达到1681万个,其中CN域名注册量就达1346万个,位居国家域名世界第一。基于域名的建站、虚拟主机、邮箱等各项互联网应用发展迅猛。
       蓝皮书同时指出,电子商务成为经济危机下受影响程度最小、成长性最好的热点行业之一。在金融危机中,高达84%的中国传统产业、加工型企业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陷入困境,但选择互联网的中小企业只有16.8%受到影响。中国1000多万家企业成为或正在成为电子商务的用户,网络接入率已经接近90%。B2B行业网市场成为2009年电子商务整体市场最受期待的明星。200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5万亿元,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规模达到1.99万亿元,同比增幅达20.3%。其中,内贸、外贸的交易规模分别为1.13万亿元和0.86万亿元。同时,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对GDP也具有拉动作用。据测算,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创造的新增价值占到我国GDP的1.5%,拉动我国GDP增长0.13%。蓝皮书预测,未来几年,电子商务仍将是互联网产业中最富增长潜力的行业。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的比例将逐渐加大,并且将越来越深入细分行业。
       2010年《信息化蓝皮书》:
       我国国际干线带宽水平不及香港的1/10,
       亟需制定国家宽带发展战略
       本报北京8月19日讯 记者陈郁报道:今天发布的2010年《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少国家将宽带化作为振兴经济的战略举措,宽带化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当前,我国需尽快制定国家宽带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宽带化发展。
       蓝皮书指出,2009年世界银行对120多个国家的经济分析表明,宽带服务渗透率每增加10%,能够带来1.3%的经济增长。中国的情况也充分说明,电信设备制造业和电信服务业仍然是最有发展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蓝皮书认为,中国信息化虽然进展很快,但是,中国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大多还停留在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真正能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高端应用,还远没有成为主流。2009年底中国的国际干线带宽平均到内地每个网民为2.25Kbps,而2007年底香港已经是24.5Kbps,内地不及香港水平的1/10。
       为此,蓝皮书指出,当前,要结合发展形势,从战略高度推动宽带化发展。
       一是要以制定国家宽带化发展战略作为推进宽带化的起点。建议制定我国宽带发展战略,确定我国宽带化中长期目标和行动计划,包括有线和无线、移动宽带接入的速率目标等。
       二是要以政策引导作为促进宽带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点,建议制定宽带普遍服务政策或设立基金,明确宽带下乡和到行政村的时间表,鼓励运营商将宽带网建设扩展到农村。
       三是以下一代互联网作为宽带化战略的亮点。未来5年,中国网民数可能增至5~6亿,包括物联网在内的各种网络应用将快速发展,而IPv4的地址即将用磬。虽然中国已经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基于IPv6地址的下一代骨干网络,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应对,中国可能会输在基于IPv6地址的下一代互联网的起跑线上。
       四是以三网融合作为宽带化战略的切入点。为了推动三网融合,建议尽快制定电信法,以消除三网融合的法制障碍,朝着电信与广电传送平台的监管实体合一的方向发展。

(来源:阿里巴巴)

热门关键词:信息化 软件 出口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