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企业经营总体回升 新兴产业成未来投资重点

企业经营总体回升 新兴产业成未来投资重点

      2010/9/18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1

中国阀门网】    今年上半年,随着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我国经济已经先于世界大多数经济体率先复苏,并持续反弹,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11.1%。但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经济运行在上半年的后期有所回落。与此同时,企业经营状况也与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密切相关的态势。

     A 现状

     企业盈利情况好转

     在宏观经济保持良好态势以及世界经济企稳回暖的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状况总体上呈现出回升的良好势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4月份对样本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经营者占51%,认为“一般”的占42.3%,认为“不佳”的占6.7%,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44.3个百分点,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56.2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了30.2个百分点。调查表明,目前企业综合经营状况明显回升。

     当然,上半年企业经营的回升也不平衡。随着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效力的减弱及欧洲主权债务引发的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负向预期。中国经济在上半年的后期一改第一季度高位运行的势头,各项经济数据纷纷掉头向下。企业经营业绩在增长中有所回落。中国工业增速从年初的20.7%开始逐步回落,5月份回落至16.5%。4月份汇丰银行(HSBC)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开始出现下滑,5月份汇丰PMI比4月份下降2.5个百分点。7月初,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3.0,比一季度回落2.5点。这也基本反映出上半年企业经营形势在增长中有所回落的情况。

     企业经营状况回升的良好势头在盈利上也得到体现。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盈利“正常”或“好于正常”的企业占58.4%,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24.5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了11.1个百分点。从不同地区看,中部地区企业盈利状况要好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从不同规模看,规模越大,企业盈利状况越好;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盈利情况相对较好。从企业的盈利程度看,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盈利(包括“较大盈利”和“略有盈余”)的企业占61.6%,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20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持平”的企业占21.9%,亏损(包括“亏损”和“严重亏损”)的企业占16.5%。从不同地区看,东北地区企业盈利程度相对较差;从不同规模看,规模越大,盈利越好;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盈利情况相对较好。

     企业的盈利情况从宏观层面也能体现。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0年1~2月、一季度、1~4月、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9.7%、102.6%、91.5%、81.6%,而2009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7.3%。虽然利润大幅增长有去年同期工业利润的基数很低的因素,但今年以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

     B 现状

     企业产品出口数量和价格上扬

     企业的出口也是企业经营状况是否回升的重要标志。因为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许多企业经营业绩的下滑主要是由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下降所致。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逐渐回暖,外需已经开始增加,企业出口情况已有所好转。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本次调查企业中,47.6%的企业有产品出口。调查结果显示,54.3%的企业产品出口数量增长,其中8.7%“大幅增长”,45.6%“小幅增长”;27%“持平”,18.7%下降,其中13%“小幅下降”,5.7%“大幅下降”。出口数量增长的比下降的多35.6个百分点,而2009年一季度则是增长的比下降的少62.8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出口数量上升较多的行业包括医药、塑料、钢铁和汽车等行业,出口数量增长的比下降的多50个百分点以上;而食品和造纸行业则相对较差,出口数量增长的比下降的少20个百分点以内。在企业产品出口数量大幅回升的同时,出口价格温和上涨。调查结果显示,28%的企业产品出口价格上升,其中1.3%“大幅上升”,26.7%“小幅上升”;52.7%“持平”,19.3%下降,其中16.7%“小幅下降”,2.6%“大幅下降”。出口价格上升的比下降的多8.7个百分点,而2009年一季度则是上升的比下降的少64.2个百分点。

     C 现状
  工资推动成本上升

     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按照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高低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70.5%)、“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66.3%)、“税费、社保等负担过重”(49.9%)和“缺乏人才”(42%)。与2009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相比,选择“人工成本上升”和“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比重明显提高,选择“资金紧张”的比重明显下降。

     今年以来,工资水平上升对成本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据了解,随着江苏省在年初率先确定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一季度以来,宁夏、吉林、山西、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天津、北京等省、市、自治区相继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目前,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1120元,为全国最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广东,为9.9元。进入5月以来,富士康、本田等一批沿海外企也在纷纷采取加薪行动,平均涨幅都在10%~20%之间。有研究报告预测,由于国内劳动力的短缺及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今年国内工资将以两位数增长。

     D 现状
  民营企业投资增加

     在中国经济企稳的关键时刻,国家及时调整了投资政策。上半年在政府投资缓慢退潮的同时,主要来自民营企业的投资出现良好增长势头,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实际上,一季度投资强劲增长更多的来自于民间投资与地方项目。从集合数据看,今年前五个月,在政府投资增长速度下降20个百分点的情形下,民间投资快了11个百分点,而去年政府投资比民间高7个百分点。投资方向发生了变化。数据显示,服务业、西部成了民营资本投资的新热点。湖南省发改委的最新数据同样显示,2010年前五个月,湖南非国有投资增长35%,比国有投资高出21.2个百分点。


     有资料显示,2010年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金额高达50亿美元左右,涉及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
   (资料图片)

     E 预测

     企业经营前景预期乐观

     在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国内现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尽管经济增长在5~6月有所减缓,但总体判断,维持经济上行的有利因素占多,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较小,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保持在8%以上的增长率。因此,下半年企业经营走势总体上还是看好的。

     关于未来的企业经营状况,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结果显示,36.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将“好转”,59.4%认为“不变”,3.7%认为会“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33.2个百分点,比2009年一季度高23.7个百分点。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对未来预期更为乐观,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34.7个百分点;从不同规模看,中型企业更为乐观;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37个百分点,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

     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也带动了企业用工计划的增长。关于企业目前的用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用工人数“增加”的企业占40.7%,“持平”的占45.3%,“减少”的占14%,“增加”比“减少”的多26.7个百分点,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39.6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了19.3个百分点。

     F 预测
  成本因素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在劳动力价格上涨以及其他成本上升因素成为长期趋势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只有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才不会被市场淘汰,而获得持续的健康发展。这一点已经为许多中国企业所认知。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中的困难与挑战,企业经营者表示将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应对。针对“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您认为今年贵企业应着重采取哪些措施”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14个选项中,选择比重最高的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65.3%),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增加创新投入”(61.6%)、“引进人才”(50.1%)、“加强员工培训”(48.7%)和“开拓国内市场”(36.4%)。调查表明,为了更好地发展,企业将加强成本意识、加大创新的力度,从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训两方面解决人才缺乏问题,这将对企业的转型升级起到积极的作用。

     G 预测

     兼并收购将加速

     下半年,兼并收购将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从产业与宏观层面实现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手段。在目前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下,企业必须切实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才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提升行业产业集中度。大企业与行业排头兵无疑是兼并收购的主力军。预计兼并收购将从两个重要方面进行。从行业看,包括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造船、电子信息、石化、轻工、有色金属,以及新增的建材产业。这些重点行业几乎涵盖了去年产业振兴规划中的所有产业。从属性看,按照国

(来源:阿里巴巴)

热门关键词:新兴产业 投资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