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优质节水器市场上为何遭冷遇

优质节水器市场上为何遭冷遇

      2005/8/30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3

中国阀门网

去年12月,长春超水流节水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型超水流节水器,与水龙头、淋浴器喷头、冲水阀门配装,可直接节水30%-70%。该产品已于年初通过吉林省产品质量检验院鉴定。有关专家指出,这种节水器在宾馆、饭店、医院、学校等场所推广前景看好。
   

按理说,这种优质节水器,打入市场应该不成问题。可实际情况却与人们的预期大相径庭,节水器在推广中连连碰壁,时至今日,仍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
   

何以至此?长春超水流研究所所长王宇夫近日向记者述说了节水器在应用推广中意想不到的遭遇:
   

某重点中学领导坦言相告,我们学校用多少水都是象征性地交点水费,因为“有关单位”年年往我们学校送学生,当然会维护学校的利益,节水的事以后再说吧。
   

一所大学把师生浴池包给内部职工经营,承包者说,我和学校是家里人好算账,虽说是承包,可水费的大头还得由学校来交,我何必掏自己腰包来安什么节水器。
   

还有一所大学,主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听完节水器性能介绍后,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堂堂学府还没到交不起那点儿水费的地步!
   

一家大型洗浴中心业主的话,更是耐人寻味,他说:“把自来水抄表员‘整明白了’,远比节水器的‘节水’效果好。”
   

经过将近一年的市场推广,王宇夫发现,一些单位、个人扭曲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水务管理部门工作出现漏洞,都造成了他们生产的新型超水流节水器具难以推广的原因。
   

在环保节水器领域,长春超水流研究所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字眼,企业的规模也不大,但正是这家企业做出了足可令业界震惊的举动———用不到两年时间和少量资金开发并生产出国内独家并可直接节水30%-70%的优质节水器,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显示,国内目前还没有同类产品生产。
   

王宇夫向记者介绍说,新型超水流节水器已申报了国家专利。超水流是指自来水经节流阀后虽然流量减少,但却产生了具有很强喷射力的水流。超水流节水阀是具有特定结构,能产生超水流的节流阀。利用这项技术对现行用水器件进行改造后,可直接节水30%-70%。这项技术可广泛用于宾馆、饭店、医院、学校的水龙头、淋浴器喷头、冲水阀门等用水器具的改造。
   

经了解,现在国内使用的节水器具主要是开发了陶瓷阀芯的节水水龙头和工程塑料水龙头。水龙头采用陶瓷阀芯可延长使用寿命,防止渗漏,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采用工程塑料的水龙头,也具有寿命长、不生锈和不易漏水的特点。但这些水龙头只是从防渗漏的角度节水,不能控制流量,节水效果有限。带有延时开关的水龙头也是当前开发应用的主要节水器具。但这类水龙头的主要缺点是无法根据用水人的实际需要控制延时时间和控制出水流量。
   

在开发节水水龙头的同时,国内外还大力开发节水型便器水箱。目前技术比较成熟,并已应用推广的是分大小挡的两挡式便器水箱。在男用小便器中,多使用带机械延时的冲水器和电子感应的定时冲水器。上述两种节水器具最多可节水达60%,但它们的缺点和带延时的水龙头是同样的。
   

王宇夫告诉记者,国内现在每年生产各种节水器具5000万个,年出口2000万个,国内每年市场容量为3000万个。这些节水器具的生产厂商集中在浙江、福建和广东,上海有少量生产。北方只有极少的生产厂商。现在我们开发的这种节水水龙头,实际上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产品小,市场大,给“超水流节水阀”的发展创造了机遇。然而,企业过快地发展又使王宇夫力不从心。新产品的研发,生产规模的扩大,新市场的开拓……但眼下最令他犯愁的一件事,就是缺少资金。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市场开拓受到限制,科研开发不能继续。王宇夫说,“超水流节水阀”项目所研制的产品,虽然申请了专利,由于是一个机械产品,容易被别人仿制,试产品的技术寿命缩短。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就是要形成较好的技术壁垒。集中解决“阀嘴镶嵌”这一关键技术问题。就可以在形成较好的技术壁垒的同时形成较好的产品结构,并取得良好的产品性价比。
   

王宇夫最后说,由于节约用水已经成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国家应该把节水器具和节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作为优先支持的科学技术。当务之急是有关部门要出台切实可行的用水政策,其中包括强制推广使用节水器具的措施。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节水器 冷遇 市场分析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