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用辽宁省制造支持中国制造 让大众受益

用辽宁省制造支持中国制造 让大众受益

      2005/8/31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84

中国阀门网】    第四届制博会昨日开幕 16国家使节和国内51个省市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起舞纷飞的焰火绚丽多姿,直冲云霄。昨晚,在一片掌声中,第四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开幕了。

  市长做起主持人 

  “第四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正式开幕!” 

  昨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宣布制博会开幕,中国贸促会原会长俞晓松、辽宁省省委书记李克强、辽宁省政协主席郭廷标和沈阳市市委书记张行湘共同按下了按钮,启动了绚烂夺目的焰火,照亮了整个沈阳五里河体育场。 

  但更让市民感到新奇的是,昨晚这场制博会的开幕式的主持人竟是沈阳市市长陈政高。 

  陈市长在会上表示,“本次制博会开幕式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的使节和国内51个省市的代表前来。”他在会上透露,在30日正式开馆的第四届制博会还将吸引670家企业参加。 

  此次制博会开幕式还迎来了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振兴东北办公室主任张国宝以及辽宁省省长张文岳等中央和省市领导出席。

  制博会已成沈阳对外窗口 

  在昨日的开幕式上,薄熙来面对家乡的父老乡亲开心地说,作为辽宁的老居民,他对沈阳市委市政府对制博会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如今的制博会已经成了中国制造业一次盛会,他祝愿辽宁能够经济繁荣、人民幸福。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昨日还特地发来贺电,吴仪表示,沈阳制博会的举办已显示出了中国最新的装备制造业设备和最先进的技术,更显示出了沈阳制博会自己的特色。 

  而就制博会的举办经验,辽宁省省长张文岳指出,沈阳已经成功地举办了3届制博会,吸引了1980多家中外企业的参与,共实现成交额182.8亿,实现出口贸易额12.4亿元。 

  “沈阳已将制博会打造成了世界了解辽宁、了解沈阳的窗口和平台。”张文岳说,“我们将用打造辽宁制造来支持中国制造,把辽宁打造成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他介绍,今年的制博会共设立了3000多个展台,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的企业和23家世界500强企业。今年,辽宁将把制博会办成世界企业展示实力、促进友谊、推进合作的重要舞台。“制博会将是一次合作、交流、共赢的盛会。” 

  制博会晨报会客厅 

  本期嘉宾:著名经济学家温元凯 

  让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者 

  在昨日的第四届中国(辽宁)国际投资融资论坛暨洽谈会上,本报记者对著名经济学家温元凯进行了一次专访。 

  华商晨报:我们知道您近期对中国的674个亿万富豪成败进行了分析,您认为辽宁距离成为富豪的聚集地还有多远? 

  温元凯:我认为,一个地区的富豪多少并不代表绝对性的问题,辽宁当前的问题应该是鼓励更多的人走出来创业、致富,让大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者,那么辽宁的经济才能大发展。 

  现在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这一机遇,这对辽宁来说是非常难得的。现在不是提出打造“东北第四极”嘛,如果辽宁的人都致富了,那在其中发展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国际企业,打造出一批富豪也就是可能的。 

  华商晨报:那么您认为辽宁应该怎样进行提升呢? 

  温元凯:意识和人才。 

  从意识上讲,辽宁人做事要具备与国际接轨的意识,不管是企业、官员还有政府的办事效率都应该再提升、再缩短。 

  此外就是人才,很大程度上讲,目前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就是看老板的个人才能,政府可以通过像制博会这样的一个平台为企业提供交流的良好机遇。 

  那么企业也一定要紧紧抓住这样的机遇,领导人的素质、能力和智慧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培养一批企业家来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因了。链接>>> 

  温元凯:著名经济学家、化学家,中国第一部《企业破产法》的提出者,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席团成员,现任北京南洋林德企业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亚洲资本论坛董事等。 

  1977年8月应邓小平的召见,曾坦言提出要恢复高考制度、派遣留学生,提议被邓小平当场采纳。 

  1984年他的专著《中国大趋势》问世后在中国一石激起千层浪。 

(来源:华商晨报 陈军)

热门关键词:辽宁 制博会 开幕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