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2010年12月27日上午10时,随着现场一阵欢呼,浙江三门核电2号机组CA01模块稳稳地就位于核岛内。这是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4台AP1000核电机组2010年成功实现的第18个、也是这一年最后一个计划节点。
一年完成18个重大里程碑节点、依托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到底是什么概念?这在一般人心里也许并没有特别的留意,然而,在核电界却是不一样的感受。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曾曦告诉记者,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在世界新型核电建设中更是“难能可贵”。
这意味着,由于国内大型铸锻件试制遇阻而带来的三代核电工期延误都已追赶回来(18个节点中,有4个工作节点是2009年未能按期完成的)。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所有合同签订的目标节点都已按时完成。
可以说,这是三代核电在中国拉开帷幕的三年以来,各项工作完成最好的一年。
自2009年4月19日依托项目首台机组———浙江三门核电1号机组主体工程正式开工以来,在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依托项目正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以非能动安全系统、“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等先进技术为显著特征的AP1000核电站,正在中国一步步从图纸变为现实。
世界“首堆”的挑战
依托项目4台机组是世界首批AP1000核电机组。AP1000核电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一种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它在设计中把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作为必须满足的要求,比二代核电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同时,创造性地采用了非能动安全系统(利用物质重力、流体对流、蒸发、冷凝等自然规律,替代依赖外部动力的水泵、风机等设备),一旦发生预期事故时,可自动投入和运行,不需要任何交流电源,72小时内可以不用操纵员的干预,大大降低了发生人为错误的可能性,因而大大提高了电站的安全性;简化了系统设置和工艺布置,缩短了建设工期,使AP1000在安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性;在核电站建造中,首次采用“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这种“搭积木”式的方法,扩大了作业面,保证了建造进度,提高了施工条件和效率,有利于缩短工期等。正是这些优越性,使其在2006年我国三代核电国际招标时,战胜了其他强劲对手脱颖而出。
本新闻共
3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3
(来源:会员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