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处境艰难、生意难做、生死考验……这些灰色的词语与全球向上的经济形势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此间举行的第108届广交会上,企业家们对形势的判断惊人的一致。
由于工人工资、原材料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企业订单虽然增加但是利润下降,或是无人来做,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了“退订单”的情况。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众多企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谨慎接单,没有利润的宁愿不做,行业洗牌在加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将更快突围。
“退订单”折射企业“内外交困”
第108届广交会上随机采访了30名企业负责人,30名企业负责人均认为外贸前景“不容乐观”或“不确定”。
广东名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民强说,今年的阀门外贸形势总体来说是经济形势好转,像2008年那样的萧条不再出现,生意是乐观的,订单增加了。但前景是不确定的,其中两大因素影响巨大:一是人民币升值,这是个琢磨不定的事情,第一波升值用了三四年的时间,人民币升值了20%,未来几年是动荡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报价的时候很难,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到底是6.65还是6.4,还是5.5,没有人能够确定。
二是用工问题矛盾突出,近年来首次出现“退订单”现象。2010年前9个月,客户下给企业的订单增加了50%左右,但是招不到工人,尤其是缺乏熟练工人,招到的工人也越来越不熟练。企业因为招工不足推掉了约20%的订单。今年是退订单的一年,这是历史上罕见的。现在企业有3000名工人,缺口在20%-50%之间波动。
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同时,原材料价格的攀升也让外贸企业尝到了苦头,尤其是纺织服装行业。“去年棉价还是每吨1.6万元,今年已经涨到2.4万元。现在棉花一天一个价,产品价格远远赶不上原材料涨价幅度,出口已基本无利可图。”不少纺织企业面对脱缰的棉价一筹莫展,由于棉价变化快,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增长,利润微薄的纺织企业更是不敢轻易接单。
本新闻共
3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3
(来源: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