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审查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将使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过上更新更好更幸福的生活。在社会生产生活越来越依赖电力的今天,要求我国电力工业在“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以顺应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新能源发电:让百姓看到更多的碧水蓝天
“十二五”规划摘要: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既使我们面临较大的国际减排压力,也使我国的环境承受能力不堪重负。据统计,2006年,我国能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9%;而仅在煤炭燃烧环节,其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量就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约90%、67%和70%。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为将这一目标分解到两个五年规划中,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
能够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非化石能源,包括水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基本上都要通过转化为电能才能有效使用。因此,“十二五”期间要实现11.4%的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新能源发电装机比重,逐步降低煤电装机比重,实现电源结构的调整优化。
建言:要实现上述目标,一方面,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要形成合力,切实解决制约清洁能源发展的问题。具体来说,水电要加强项目储备,加快审批进度,尽早开工建设,确保产能尽快发挥,注意解决好水电开发中的移民和环境保护问题;核电发展要在改革投资体制的同时,重点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致力于掌握核心技术,建立健全标准认证体系;风电、太阳能发电要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降低发电成本。
本新闻共
4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3 4
(来源:会员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