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出口基地应该不是一个区块的概念,而是一个行业的概念,这里面做大做强集聚的关键是有一个行业的领头羊”;“品牌不一定要每个中小企业去创,而应该是在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一个行业打造出来的"名牌",后面支撑的是一系列不同环节的企业联系体”……在专访浙江省丽水市外经贸局局长李卫良时,记者不时听到这位丽水外经贸当家人的诸多“新思路”。 连续三年,丽水市的外贸增幅均处于浙江省的前三名,“撑杆跳”背后,不仅因为丽水抓住了外贸发展的机遇,更因为在提升外贸发展的综合实力方面,丽水“软硬兼施”,双管齐下。 外贸黑马增幅一路领先 据丽水海关统计,2011年1月份丽水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6996万美元,同比增长40.6%。其中出口15537万美元,同比增长52.1%。 这只是丽水市近几年外贸成绩的一个侧影,其实除了受金融危机影响最沉重的2009年,从2007开始,丽水市的外贸增幅几乎一直保持着30%以上的高速发展态势:2007年,丽水出口增幅达36%,位居浙江省第三;2008年出口增长37%,位居浙江省第一位;即使在2009年因金融危机造成外贸负增长9%,仍位居第二名;去年,丽水的出口增幅更是达到44%。 但如果了解丽水的整体发展环境,就知道其实无论是地理条件抑或是基础设施,丽水的“硬环境”都算不上最优越的。 尽管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但丽水所辖区域中有90%是山区,5%是河流,另外5%才是是平地。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的不足,曾经严重制约了丽水的发展。据了解,丽水是浙江省高速公路通车最晚的地区,机场目前还在筹建中,高铁和动车也都没有开通。 李卫良告诉记者,他曾参加一个招商会,在介绍丽水投资环境时,当客商听说香港到温州飞1个小时,而温州到丽水高速要1个半小时;上海到金华动车一个半小时,而金华到丽水高速需1个半小时,很多人竟反问他,“那我们为什么不到金华、温州去投资呢?” 此外,丽水市2009年才开始设立海关,丽水的企业以前都在浙江的宁波和温州报关,而即使现在有了海关,仍有许多企业选择去宁波和温州报关,因为存在路径依赖。而且,丽水海关只是内陆港,装船还得去宁波。 劳动力人才缺乏,也影响了丽水的发展。因为产业类型与浙江其他地区梯度不明显,生产的产品基本相同,丽水也同样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而且更甚。丽水本地企业相对少,求职者更愿意到温州、深圳、杭州等地谋求发展,丽水的企业要用比这些地方高出至少10%的工资,才能吸引到人才,而这也最终影响了丽水企业的竞争力。 面对无法一时“破冰”的困境,丽水选择了迎难而上,抢抓机遇,“总不能等着机遇自己送上门来吧。”不畏困难,李卫良乐观坚定。 第一个机遇来自中国的入世。加入WTO后,世界市场大门一下子为中国产品打开了,当时的工业企业均有了长足的发展,急剧的扩张,也必然带来了加工能力的不足。而沿海地区土地本已稀缺,很多企业需要找到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又不能远离产业集群的地方,这样,丽水就成为了首选。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来源:阿里巴巴)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