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受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巨大潜在收益的吸引,许多化工企业参与CDM项目的热情高涨,一批化工企业已经开始从CDM项目中获益。然而,在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近日组织的节能服务产业培训会上,业内专家提醒,《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结束,火热的CDM交易正面临着政策变动与审批难度加大的双重风险,中国的CDM申请已经频频受阻,危机初现,化工企业参与CDM项目还须谨慎。 据碳金商务管理咨询(天津)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林瑛介绍,CD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一种灵活履约机制。CDM允许附件I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在非附件I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投资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利用由此产生的经核证的减排量来部分履行其在《京都议定书》中限制和减少排放量的承诺。目前,我国是CDM项目的主要供应国。我国政府批准的CDM项目已有3050个,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通过的有900多个,居世界首位。 截至今年6月,在上述3050个登记的项目之外,以中国内蒙古的一项风能项目为代表的另外2600个项目正处于审批过程的各个阶段之中。 据记者了解,中国碳减排量的买家主要来自欧盟,目前,已经有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东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东阳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省临海市利民化工有限公司等众多化工企业从CDM项目中受益。近日,天脊集团从出售氧化亚氮排放权中再次获得1000多万元收益。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尼龙化工公司己二酸CDM项目相关收益资金即将转入公司的财务账户。 据李林瑛介绍,国内CDM项目交易的一般流程是,企业在国际买家的支持下,确认项目开发资质,然后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经过第三方经营实体认证,再到联合国E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理事会)注册,由联合国EB签发核证减排量相当的CERs(核证减排量)进入买家账户。李林瑛告诉记者:“现在由于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对中国项目的审批时间延长,导致中国一些可再生项目不能及时注册,这已经成为中国越来越多的CDM项目面临的问题。” 据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政策研究室王强介绍,欧盟表示现在只接受来自2012年底之前注册的项目,以及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项目,或者是那些和欧盟有双边协议的国家。但是到目前为止,该名单上还没有中国。这也成为中国CDM项目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