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目前,全球航空运输业每年消耗15亿~17亿桶航空煤油,尽管航空煤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仅占人类所有排放量的3%,但产生温室效应的能力及危害远大于其他,已被看做是航空业碳排放的“罪魁祸首”。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航空协会代表整个航空业向国际民航组织提出2050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50%等三大承诺目标。2009年8月,欧盟公布了“绿色天空”计划,2000多家进出欧盟的航空公司2012年起被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即可能被征收碳关税。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航空大国和全球最大的飞机消费市场,航煤成本已占总成本的36%~40%。如果添加一定比例航空生物燃料,在ETS实施后飞往欧盟国家的航班将可能减免支付碳排放费8亿元。 由于航空生物燃料采用植物油脂作原料,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重新设计发动机,也不需要投资新建单独的燃料运输与加注系统,与使用石油基航煤相比,可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各国研究和推广的热点。研究表明,与传统航空煤油相比,航空生物燃料在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了50%~90%。因此,开发航空生物燃料生产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而且对降低航空公司的运行成本和风险及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政府对于发展航空生物燃料非常重视,计划在中美两国清洁能源领域合作协议的框架内,国家能源局牵头成立了航空生物燃料指导委员会及清洁交通工作小组,推动中国航空生物燃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致力于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中国石油,高度重视新能源技术开发,努力推进航空生物燃料的产业化进程。特别是《关于中国可持续航空生物燃料验证试飞的合作备忘录》签署后,中国石油作为中国航空燃料的主要提供商和航空生物燃料指导委员会及清洁交通工作小组重要成员,承担了以我国非粮小桐子油脂为原料的航空生物燃料的研发与生产,并提供试飞用的三号航煤。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具体负责航空生物燃料技术研发和生产组织落实,生产原料采用中国石油在我国西南地区生物燃料原料基地种植的小桐子。 作为实现“绿色天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可持续航空生物燃料验证试飞”研究启动后,即成为中国新能源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中国石油及其所属石化院各级领导对这项工作都给予了高度关注。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副总经理沈殿成做出“立即组织生物燃料开发,中国石油一定要拿下这个任务”重要批示,并经常关心和过问航空生物燃料生产进展情况。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总工程师兼石化研究院院长蔺爱国多次听取航空生物燃料加工进展工作汇报,石化院党委书记吴冠京关心攻关团队建设,关注航空生物燃料质量安全,副院长胡徐腾亲自部署并多次赴现场协调解决关键问题,副总工程师付兴国带领项目组细化发展方案狠抓落实,与中国国航、中国航油、北京海关、波音公司和UOP公司等保持有效沟通,确保安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试飞用油的生产任务。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来源:中国石油报)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