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日前,中科院化学所与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由双方合作研发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已成功实现产业化,这意味着国外厂家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已被打破,我国在航空航天、太阳能等高端材料领域的国产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指出,虽然我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研究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但是由于技术和原料等多方面的问题,我国聚酰亚胺薄膜的制造水平相对较低,长期以来我国只能生产普通的聚酰亚胺薄膜,国内市场所需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还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随着下游需求市场的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的年需求量已高达2800吨以上,销售额大约为10-12亿元。但是由于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制造技术被美国、日本等国外公司所垄断,我国大约8成的聚酰亚胺薄膜市场都被这些公司的产品所占据。 常轶智同时指出,由于只有美国、日本等国家掌握了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的制造技术,国内市场所需的一些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产品都被这些国家的相关企业所垄断,产品价格也比较高。而我国研发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成功实现产业化之后将会与国外产品形成竞争,这将会促使国内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的价格出现下降。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合成材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聚酰亚胺是当前已经工业化的高分子材料中耐热性最高的品种,而且也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薄膜类绝缘材料,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宇宙飞船、火箭导弹、原子能、电子电器工业等领域。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我国研发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成功实现产业化之后将会促使国内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的价格下降,这将会降低其应用领域的成本,这对我国电子电器等产业的发展十分有利。据相关资料显示,一直以来,美国杜邦公司的标准型聚酰亚胺薄膜价格都在1000元/kg左右的高位,而国产同类产品的价格仅为国外产品价格的一半。 (来源:中化机械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