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空气能热泵市场广阔 认知度待提高

空气能热泵市场广阔 认知度待提高

      2011/7/21 14:38:40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7

中国阀门网

    据2010年中国空气能热水器行业年度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热水器行业零售额超过了465亿元人民币,其中空气能热水器超过了35亿元。由于空气能热水器的爆炸式增长,改变了10多年来电、燃气、太阳能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四分天下的初步格局。

    然而,面对空气能南北迥异的发展现状,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是否适应北方冬季天气情况;是否真正节能;还未被普通消费者认识,等等。记者针对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空气源热泵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紫轩,请她就社会上一些关于空气能的疑问做出解答。

    前途光明步履维艰

    经济视点报:空气能热水器作为第四代热水器,在技术创新与节能环保方面都表现很好,你认为未来空气能是否可以取代其他三种热水器?

    张紫轩: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所做的承诺:到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5%。这个承诺为节能减排的空气能提供了广袤无限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扩建,为绿色低碳的空气能的市场提供了巨大诱人的成长舞台。

    空气能热水器具备一些先进的、节能的条件,但以目前情况来讲,还很难做到完全取代前三代热水器。主要是因为空气能热水器目前还是高端产品,而不是低价位的大众产品。产品的普及是由产品需求、经济基础甚至是产品的替代对象等多方面决定的。以太阳能和空气能的对比来看,太阳能可能需要更大的占地面积,而且现在一些城市出于市容市貌整体规划的考虑,也不允许居民在顶楼安装太阳能,而空气能目前作为高端产品,对款式的设计要求更高,更会带来用户的优越感,而且其COP(能效比)高达3.7更彰显其节能的先进性。

     经济视点报:现在的空气能热水器还受到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在普及发展方面还有不少问题。就目前来说,空气能在南方地区发展较好,而进入河南地区却面临发展不顺的际遇,对此,你怎么看?

    张紫轩:现在这几年相对还好一些,所有新产品的推广势必要经历市场初期步履维艰的阶段。空气能热水器在南方地区起步早、发展快也是与南方的气候条件有关。首先南方多阴雨天气,阳光普照很少,所以太阳能热水器在此地的应用就受到诸多限制。其次,南方地区全年气温偏高,空气能热水器的优势在这里表现更为明显,因为空气能的工作原理就是把空气通过压缩机的转化变热再加热水,空气能热水器在南方地区能更好的实现其高能效比和节能产品的性能。

    还有价格因素。相对来讲,南方地区比北方或者说河南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来讲更为牢固,而消费者对于价格不那么敏感,更容易接受新产品。北方地区经济水平落后,对于价格的衡量更多一些。代理商影响及倡导空气能的优势,也需要一个过程。

    增强营销共创行规

    经济视点报:现在空气能热水器的宣传和营销力度和其他热水器相比还远远不够,空气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将采取怎样的策略?

    张紫轩:充分利用消费者的趋众心理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营销方式。目前热卖的苹果手机产品,产品功能优势是一个方面,利用饥饿式营销手段,不断地创新才是最终的取胜法宝;薄利的彩电行业更是通过产品不断升级,行业的整体营销,从普通彩电到平面直角,从超平到纯平,从背投到液晶,从超薄到节能,每次都为消费者更换新产品提供了充分的由头。

    因此,快速发展和壮大空气能产业,我们也有了清晰的思路,通过行业整体营销,整体提升空气能的认知度、知名度、美誉度,让“第四代热水器”成为百姓家电的主流产品。我们既要创造市场,又要良性的发展市场,规范的引导市场,绝不能走太阳能行业低价恶性竞争的老路。联盟会与企业共同创造一个良性、健康的空气能热水市场而不懈努力。

    经济视点报:作为空气能热水器行业联盟的组织者,你认为需要从哪些方面加强行业内联合与合作,共同推广空气能热水器这一创新产品?

    张紫轩:我们也逐年做了一些工作,但还不够好。通过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可使国家及其职能部门对空气源热泵行业进行全面、系统地了解,并引起高度地关注,争取将产业纳入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的范畴。

    行业能效标准也正在制定中,2012年后将颁布,联盟将以能效标准为依据,继续推动产品进入发改委实施的“节能惠民工程”。另外,联盟也会对行业标准、知识产权等问题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帮助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申请产学研资金,即针对企业技术升级提供资金帮助。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热泵 空气能热水器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