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这段时间的开维喜阀门集团董事长林炳春,比许多刚刚创业的人还忙。忙于公司的管理制度改革,推出了“员工自己开价”的工资制度改革。忙于集团在上海的公司正在试制一种高端阀门,眼下全球能生产该种阀门的企业不超过五家。 林炳春说,近段时间来,他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已经在厂里,一直忙碌到深夜。几乎就是以厂为家。 做为一家正在冉冉升起的企业的董事长, 林炳春说,他的经营理念是要与国际同步。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早在1986年之前,温州瓯海旧阀门市场,经常能看到林炳春和他的父亲的身影,他们并不是来买旧阀门,而是在找寻些什么。经过父子俩人长期的了解和观察,其他通用阀门有不少人购买,唯独减压阀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减压阀的技术要求较高,一般很难制造和修复。初出茅庐的林炳春,有着异于常人的胆识,视困难为机遇,决心从减压阀着手,构筑自己的创业平台。为了尽快地了解和掌握减压阀的技术,林炳春从瓯海市场购买了一批减压阀,精心研究,日以继夜地逐台拆卸、分析、测绘制图。凭着这股钻劲,林炳春逐步领悟和掌握了减压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性,琢磨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制作工艺。 林炳春在一缺技术,二缺人才,三缺设备的情况下,以“人生难得几回搏”的精神和超前的胆识,毅然在1986年创立了永嘉县首家减压阀制造厂——永嘉瓯北减压阀厂。然而,对仅只掌握了初步技术的林炳春来说,对如何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感到力不从心。面对挑战,一向聪明好学、执着奋进的林炳春并未退缩,他果断走出家门,开始了在全国各地行销。利用独自销售之便,他走访了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各地的大专院校和设计院等诸多科研单位。这一晃就是六年。 在林炳春执着的努力下,为企业成功地找到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他邀请到了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对减压阀的生产进行监制,由该所的专业人员指导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工作。 随着企业科技进步和综合实力的增强,1994年林炳春决定将永嘉减压阀厂变更为永嘉标一阀门厂,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创业。林炳春说,他之所以取厂名为标一,其意就是永远把标准放在第一位,加快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 九十年代以来,市场对产品多样化、系列化、智能化的呼声日益高涨。面对新的挑战,林炳春认识到必须不断加速产品结构的调整。在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的帮助指导下,经过反复论证,1995年林炳春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瓯北首次引进美国、以色列、德国等国外节能自控环保的水利控制阀系列产品,确定了以水系列阀门为主导的产品框架,迈出了企业再度升级的关键一步。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来源:永嘉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