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低压穿越“新国标”剑指风电并网瓶颈

低压穿越“新国标”剑指风电并网瓶颈

      2011/8/15 8:39:1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5

中国阀门网

    8月5日,国家能源局会议审定并发布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等18项重要标准。与此同时,电监会主要针对“低电压穿越”的全国风电安全检查也在8月启动。在“高速公路”上狂飙了5年之后,中国风电终于迎来了迟到的并网国标。

    在矗立了几万台风机、遭遇了几起重大风机脱网事故后,被中国风电业界称为“风电并网技术国家标准”的规定日前终于浮出水面。
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消息称,能源行业风电标准技术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暨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工作会议8月5日在京召开,会议审定并发布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等18项重要标准。与此同时,电监会主要针对“风电场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检测及改造情况和风电场接入系统后对当地电网影响”的全国风电安全检查也在8月启动。

    而对于在“高速公路”上狂飙了5年的中国风电来说,这个“国标”来得似乎有些晚。随之而来的改造成本、升级成本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

    剑指并网瓶颈

    中国风电在经历了短暂的“退潮”之后,一系列针对风电的行动集中展开,特别是新国标的颁布和安全检查的启动,目标直指中国风电发展瓶颈并网难题。

    业界普遍认为,此次风电行业国家标准密集出台始于今年初电监会通报的数起风电脱网事故。

    国家电监会7月18日发布的《西北区域风电安全状况及监管实践》则将矛头直接指向了运行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据电监会相关报告,仅酒泉地区今年上半年各风电场发生的电力设备故障就达35次,其中,电缆头故障造成集电路跳闸21起,保护插件故障造成设备跳闸或开关拒动5起,其他故障9起。以上故障中,引发大规模脱网的事故有4起。

    根据电监会的事故通报,在上述事故中,风机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是根源所在。风电脱网事故的频发,坚定了国家推行风机低电压穿越改造的决心。

    低压穿越是指电网故障或扰动引起风电场并网点电压跌落时,在一定电压跌落的范围内,风电机组能够不间断地并网运行,直到电压恢复如常,从而维持电网稳定。具有低压穿越能力可保证风电机组在电网故障电压降低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与电网连接,保持发电运行能力,减少电网波动。

    而国内风机低压穿越技术现状让业主忧心忡忡。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中心主任汪宁渤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曾直言不讳地表示:“目前我国风电场风电机组普遍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

    据记者了解,酒泉风电基地的风电设备招标是2008年完成的,当时国内关于低电压穿越的技术要求还没有明确。

    事实上,早在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就已经颁布了《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明确要求风电场电压跌落到额定电压的20%持续时间不超过625毫秒、在2秒时间以内电压恢复到90%额定电压的范围内,风电场不允许脱网,超过此范围风电场允许脱网。

    但是这一企业标准对风机制造企业并不具备约束力,绝大多数风机在出厂后都不具备该项功能。

    来自中国电科院(300215,股吧)新能源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通过该院低压穿越能力检测和功率特性测试的仅有6家公司的6种机型,其中还有两家是外企。国内只有极少数整机企业的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通过了该测试。

    “随着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和海上风电市场的开启,低压穿越测试已经成为制约多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大规模并网的主要技术瓶颈。”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伟胜说。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风电并网 风机 风电行业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