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物访谈 > 全球能源行业趋势给管道业带来的影响

全球能源行业趋势给管道业带来的影响

      2011/9/30 20:03:36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14

中国阀门网

 近年来,中国管道业发展迅速,但面临诸多挑战,呼唤加强业内技术交流。在这个背景下,9月16日,挪威船级社大中国区管道技术顾问委员会成立。
  
  围绕世界管道业发展趋势及中国管道业应对挑战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挪威船级社副总裁、管道领域资深专家KjellEriksson。
  
  记者:您如何看待全球能源行业趋势给管道业带来的影响,以及挪威船级社扮演的角色?
  
  KjellEriksson:全球能源领域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世界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目前,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体正在快速发展,客观上带来了能源缺口。同时,西方国家并没有减少能源需求。这些因素导致能源缺口正迅速变大。
  
  目前,天然气受到很多国家重视。世界天然气开发进入一个高潮期。美国的页岩气开发甚至改变了天然气市场格局,让天然气价格降低了一半。中国政府在大力开发常规天然气的同时,在页岩气和煤层气开发方面也有很多动作。
  
  目前确定的非常规天然气存储量加在一起,够全世界用200年。因此,我们认为,非常规天然气将改变能源市场结构,必将改变管道业的发展。这是世界能源发展给管道业带来的显著影响。美国在开发页岩气前,需要大量天然气接收站存储运输天然气。而今天,美国对这些装置的需求量急剧下降。
  
  另外的重要影响是离岸海洋工程发展加快。随着全球勘探开发进程加快,浅海易开采的石油资源会越来越少。这就迫使石油工业走向深海,甚至极地。在这种情况下,管道业的设计标准就要相应改变。虽然目前世界80%的海洋管道是按照挪威船级社的标准建造的,但我们一直在完善标准。现在,我们正在做管道稳定性、材料防腐方面的工作。
  
  记者:目前,海洋管道设计面临哪些挑战?
  
  KjellEriksson:现在,开发矿藏多在高温、高压、高硫的环境下进行。“三高”对目前管道的材料挑战很大,也给我们提出一个明确的课题。
  
  另外,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办法建设海底管道。正如刚才所说,勘探开发要走向深海。比如,俄罗斯的一个气田离生产基地很远。直升机加满一箱油都飞不到,中途要降落一次,再加油才能到目的地。远海没有任何基础设施,怎么建设管道是很大挑战。
  
  记者:陆上管道发展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KjellEriksson:一是陆上管道要求用更高强度的管材。过去,陆上管道建设较少用X100级管材。我们预测,不久后就会大量使用X120级的钢材。这意味着,过去基于低强度管材设计的管道标准都将改变。陆上管道设计的标准要升级。当然,这也意味着管道建设成本要增加。
  
  另一个重要挑战是能否延长管道的寿命。这种需求主要来自美国。目前,美国很多老管道面临延寿问题。做这个工作需要软件工具和传感工具很好结合起来,从而更详细、更准确地了解管道实际情况,以便做出决策。
  
  记者:中国管道建设已进入高潮期。到2015年,中国石油运营油气管道里程预计达10万公里。在加快管道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KjellEriksson:一是关注建造管道时所用的钢材。用高强度的钢材时,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管道壁要减薄,加大流量。这对整个建设过程设计提出更高要求。二是关注在役管道的完整性管理等问题,利用更多的检测、探测和IT技术获取更多在役管道运行数据。因为当初设计管道时,可能只考虑某一部分因素,但实际上应对的因素更多。比如气候变化因素。这就是说,我们在设计管道时,要考虑这些可能发生的问题。设计时考虑的因素越多,前期投资就越多。
  
  记者:挪威船级社成立的大中国区管道技术顾问委员会,在中国管道业的发展过程中将起哪些作用?
  
  KjellEriksson:大中国区管道技术顾问委员会是挪威船级社在全球成立的第二个管道技术顾问委员会。
  
  大中国区管道技术顾问委员会的成员来自业内产业链的各个方面,包括管道业主、承包商、运营商和大学等。通常情况下,这些单位只因为业务需要交流。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一个机构,为中国管道产业的各方交流创造一个平台。我们也希望把过去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和全球各地的案例带给中国管道业,从而帮助中国管道业发展。

(来源:全球阀门网 图文/盛根林)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