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技术文章 > 智能电网与电缆的关系区别解析

智能电网与电缆的关系区别解析

      2010/4/8 9:00:00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7

中国阀门网

国家能源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对“能源问题”提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耗第二位的国家,但按人口计算,平均每人用电量仍然较低。智能电网可非常有效的提高能源合理分配和使用效应。

智能电网与电力电缆

    智能电网另一个大型工程,就是加大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特别是加大中低压配电网投资比例,解决供电和卡脖子等突出问题。由此可见,中低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将分得较大的市场份额。10kV和35kV移动型乙丙橡胶绝缘软电力电缆的需求也会上升。110kV和220kV交联电力电缆年需求量也将逐年增加,500kV交联电力电缆,若干年后,也会逐步走向国产化。另外,海上大型风力发电建设和并网,需要35kV浅海电力电缆的支持,数量也很可观。

智能电网与超导电缆

    美国超导电缆技术基本成熟,但是传输参数和经济效应,目前尚未达到大量推向商业化的程度,因此超导电缆能真正地在智能电网种应用,还存在较长的时期。

    1.超导电缆联网

    美国打算在智能电网中推广应用超导电缆,而并非超高压输电技术,目标是超越四个时区将全国主要电网连接起来,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电力调配能力。由于超导输电电压相对较低,与超高压线路相比,可减少输电损耗、电磁污染、占用走廊宽度降至最低,代表了世界先进的技术方向。美国纽约长岛电力局(LIPA)与美国超导公司更联合建设的世界上第一条高温超导(HTS)电缆已于2008年4月22日投入商业运行。这一超导输电系统在满负荷运转时能够满足3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仅由三根138千伏的电缆组成。相比同样粗细的铜导线,他们的输电能力高达150倍。尽管这一工程造价昂贵,但是新型超导电缆的造价将降低五分之四,输电缆沟的宽度仅为一米左右。它的另一个优点是这种电缆能够防止由电网短路造成的故障电流。超导体有一种天生的电流限制能力,一旦电流增强到一定程度,它们就会失去超导性而变得像普通导体一样有电阻,使电流衰减。因此,该技术也得到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支持。

    2.热核聚变应用

    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所谓“人造太阳”),也就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建设工程。

作为当今世界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核聚变实验项目,改项目所需要的高温环境必须由超导磁体提供的巨大磁性容器所提供,因此,超导电缆属于核心部件,“人造太阳”需要大量的超导电缆,这项应用优可能超前于电网连接超导的应用。

    3.近期应用领域

    比较近期的高温超导电缆应用,可能包括以下领域:城市密集居住区、摩天大厦等;金属冶炼设备等大电流、短距离、小空间的应用中;电站和变电站内大电流传输母线等。国内曾有人提出,超导电缆有望取代八成城市地下电缆的观点。

    4.经济和商业反应

    智能电网正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下一个引擎,对中国而言,智能电网对投资的拉动作用非常大。世界银行也曾预测,2020年,高温超导电缆将取代80%的城市传统地下电缆,世界市场超导电缆销售额将达300亿美元。舆论驱动了股市狂热,一些打算投资超导的电缆企业,已经大肆宣传其股份前途一片光明,甚至鼓吹“超导是新能源最后的处女地!”,超导[淘股吧]作为大牛股的最低也得涨10倍!有许多股份从低部买入,翻番后仍然拿住的不多,能拿5倍以上的更是凤毛麟角。但是也有人认为,早期发现大牛股其实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的是在逆境中能否坚持住。当然这些只是不属于技术的题外话。

    中国超导电缆已经研究了一段时期,实际上国内有多个领域的研究项目,其中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和上海电缆厂协作的超导项目研究正在进展之中。

智能电网与高压输配电架空导线

    根据以华北、华中和华东为超高压同步电网为受端,东北超高压电网、西北750千伏电网为送端,电网需要大量高压输配电架空导线。

    1.扩径导线

    扩大导线直径可减小表面电晕损耗,扩大直径方法之一,是在绞合导线的中间几层,用稀疏单线绞合,型号为LGJK,见图2。扩大直径方法之二,是采用中心支撑构件,如波纹铝管、蛇皮管等,型号为LGKK,见图3(中心黑圈为支撑构件),扩径导线用于750kV输电线路。

    2.自阻尼导线信息来自:输配电设备网

    架空导线在受力状态下,因风力激励而可能产生强烈振动,导致发生导线断股、断线等严重事故。自阻尼导线采用型线绞合,但在铝线和钢芯之间留有0.6~1.0mm的间隙,钢芯和铝线层分别形成独立部分,具有不同的自振频率,在风振状态下造成二者振动幅度不同,因而产生相互撞击,自动消耗风力的激励能量,从而减少微风引起的振动,也不致产生大幅度舞动而避免事故。

使用自阻尼导线,也可加大塔杆间距或降低塔杆度高,从而降低设计制造成本。自阻尼导线的绞合状态见图4。

    3.防冰雪导线

    输电线路上如覆冰过重或积雪过多,就可能发生断线或倒杆的重大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重冰区的输电线路上最好采用防冰雪导线。研发的防冰雪导线有防雪环式、低居里合金式、和涂料防冰式等多种型式。防雪环由聚碳酸酯塑料制成,状如指环。套装在导线上,指环间距约为线股节距的两倍。可使积雪在沿导线滑动时受阻而脱落。低居里点合金是一种镍-铬-硅-铁四元合金,在温度0~20℃时能产生磁性。将这种线嵌绞在导线中,在覆冰时能产生涡流发热而融冰。涂料防冰式导线,是将憎冰性涂料涂在导线上,能减小冰对导线的附着力,使冰易于脱落。此外有一种带翼式防冰雪导线,将两根翼形导线对称嵌绞在外层,它的防雪原理与防雪环基本相似。

    4.倍容量导线信息

    倍容量导线由特耐热铝合金线与铝包高强度殷钢线组合绞制而成。长期使用温度在150℃以下,但允许达230℃,短路温度290℃。与普通钢芯铝绞线相比,在外径及单位重量相当的情况下,载流量约提高一倍。由于这种结构的价格较高,线路损耗也较大,一般仅在大跨越或需要增容的线路上采用。倍容量导线的计算载流量见表5.3-48。铝包高强度殷钢线在230℃以下的线胀系数为3.3×10–6/℃。

    5.钢芯软铝绞线

    钢芯软铝绞线由软铝线与钢芯组合绞制而成,其结构形式上没有多大改变。其特点是在运行过程中,在超过应力转移温度以上时,软铝线处于松弛状态,机械负荷可以认为全由钢芯承担。正常运行温度可高达160℃。载流量可提高近1倍,而弧垂并不明显增大,比较适合于需要改建增大容量的线路。这种导线的自阻尼性能也较好。一般设计铝导体线截面为240~480mm2,架设线路时需有特殊预拉力措施。

    6.间隙式架空导线

    间隙式架空导线与自阻尼导线有些相似,其中心为高强度镀锌钢线绞合的钢芯,钢芯外绞制耐热拱形铝合金线,但二者之间留有间隙,间隙内充实耐高温硅脂,拱形线外再绞圆形耐热铝合金线。工作温度达150℃,与一般架空导线比较,载流量约提高到1.6倍,并具有阻尼性能,日本已有应用。

    7.型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型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等同采用IEC62219:2002《型线同心绞架空导线》标准。

    8.500kV超高压架空线用钢芯铝绞线

    已有统一的企业标准,基本上属于定点生产。

    9.复合材料加强芯铝绞线

    芳纶纤维、碳纤维或玻璃纤维与树脂制成的纤维复合增强塑料构件(FRP),在电缆行业中广泛应用,最近架空导线也开始研究发展FRP的应用。复合材料加强芯铝绞线的英文缩写为ACCC,与传统的钢芯铝较线相比,它具有比强度大、重量轻、耐高温,耐腐,体胀系数小(弛度亦小)的优点,在可比对条件下,当增加28%的铝导体截面,有可能提高整体容量1倍和铁塔数量可减少20%。

 10.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国内已有标准。由通信用光纤置于铝管或不锈钢管中组成的光单元与铝包钢线或铝合金线组合绞制而成,具有防雷保护和通信两种功能。光纤具有信息容量大、传输衰减小、不受电磁干扰及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能适应电力系统中遥控、遥测和大容量信息传输的需要。

    11.光纤复合架空相线

    光纤复合架空相线(OPPC),它的架设基本上同OPGW类似,是依据IEEEStd1138-1994、IEEEStd524-1992等电力部门架空线安装安全管理规程和操作技术,但OPPC的接续涉及到光纤接续和光电分离技术,对接续的技术、高压绝缘有严格要求。

    12.温度监测跳线

    高压架空线的温度监测,是建立于光纤(FBG)传感系统的基础上,采用这项新技术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更换整条线路,而是在一座铁塔上二根断开的架空导线,补充连接一根跳线,这样

(来源:阿里巴巴)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