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评测 > 低碳工业顺应潮流 天然气发电装机市场利好

低碳工业顺应潮流 天然气发电装机市场利好

      2011/12/26 11:28:04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30

中国阀门网

 内容摘要:据了解,我国目前的天然气发电规模为2800万千瓦。6000万千瓦发电规模的提出,意味着5年内我国天然气发电规模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实现翻倍增长。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危机中短期内将令传统的煤炭和油气资源受到更大依赖。长期来看,全球低碳能源工业的发展速度可能随之加快。
  
  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发生大地震,随之引发了海啸和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危机发生后,日本的部分产业关停,石油进口量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趋紧张的全球石油供应形势。危机过后的重建使天然气发电比例提高,国际液化天然气现货市场供应一度紧张,价格一改往年春季现货价格大幅下降的趋势,不降反升。国际液化天然气市场在2010~2011年初短暂出现的买方市场的主动权不久又重新回到卖方手中。这也促进一些规划中的液化天然气项目进入快车道,尤其是日本公司参与运作的项目。
  
  日本核危机对全球能源需求产生冲击。随着各国政府在核电利用上更为谨慎与保守,中短期内世界范围内核电将难实现大幅增长,能源将更依赖传统的煤炭和油气资源。从长期来看,如果核电发展减缓,可再生能源将是有效的替代,全球低碳能源工业的发展速度可能随之加快。
  
  翻倍增长?这在业界看来是件很突然的事情。事实上,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关注着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此前,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就曾表示:“十二五”期间将考虑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鼓励以气代油,促进天然气产业发展,将天然气占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提高至8%。而天然气分布式发电也已成为国家“十二五”能源规划的重点之一。去年4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对〈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的函》,指出到2011年我国拟建设1000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到2020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
  
  不只是政策给力,能源市场的表现也让天然气发电成为顺理成章之事。“煤电价格倒挂现象越来越严重,燃煤发电已经不具备经且,随着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燃煤发电的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亚太电力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天然气发电将迎来未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洪德对媒体介绍,与传统的火电相比,天然气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燃煤电厂的42%,氮氧化物排放量则不到燃煤电厂的20%,环保效益明显。此外,建设燃气电厂占用的土地面积小,一般仅为燃煤电厂占地面积的54%,这就有可能在用电紧张的城市负荷中心建设电厂,以实现就地供电。
  
  而业内人士担忧的天然气稳定供应也不再是问题。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上半年天然气产销运行情况。据了解,上半年国内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中亚天然气、LNG进口持续扩大,新建管线陆续投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据显示,1~6月天然气产量达5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1~6月进口天然气约合141亿立方米(其中中亚天然气69亿立方米,LNG7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一倍。瑞银证券分析师牟其峥对天然气发电的未来前景十分看好。他认为,为应对目前的结构性电荒,短期内能弥补核电、火电的天然气电站审批有望加快,而国外天然气资源获取和西气东输等输气网络建设也为天然气发电的规模发展提供了条件。
  
  据了解,目前国内建设天然气电站的造价一般在3000元/千瓦左右,如果以6000万千瓦的目标计算,未来5年国内天然气发电的投资规模将近2000亿元。专家指出,推动天然气发电大发展将以推进燃气发电设备(以燃气轮机为主)产业化发展为着力点,这意味着设备制造商将可率先分享。
  
  中航重机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国内主流的1万千瓦燃气机组报价一般为500万到600万元,因此,6000万千瓦装机将带来的是300亿到360亿元的设备市场空间。瑞银证券分析师牟其峥算了一笔账:假设“十二五”天然气电站投产3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预计招标装机约4000万千瓦,相关设备年均市场容量达160亿元。
  
  事实上,天然气发电装机的市场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国信证券研究所认为,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放缓,水泥、建材、钢铁等行业的余热锅炉需求量也将有所下滑,但是随着我国天然气规划上调及江浙面临的限电所带来的天然气新增装机的上升,将刺激天然气余热锅炉业务的高增长,预计杭锅股份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获得订单,该业务将为公司2012年业绩带来爆发收益。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