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标委批准发布三项工业强制性国家标准

国标委批准发布三项工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05/9/9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268

中国阀门网】    近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发布了三项工业和家电产品的强制性国家能效标准: 

  第一项是:《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标准号为GB19761-2005; 

  第二项是:《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标准号为GB19762-2005; 

  以上两项标准将从200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第三项是:《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标准号为GB12021.7-2005,代替GB12021.7-1989。该项标准将从200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风机和泵类产品是我国工业领域最主要的耗能设备之一,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量大面广,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煤炭及矿产开采、电力、冶金、环保、城建等国民经济各领域。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从2001-2003年,在国家启动一大批重点工程和拉动内需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我国风机和泵类制造业进入高速增长期。近几年风机产量的年增幅平均超过35%,2004年全国风机产量预计超过100万台。而目前国内泵的保有量约2000万台,年产量超过200万台。据专家估计,我国风机、泵耗能总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3-30%。我国风机和水泵的平均设计效率为75%,均比国际先进水平约低5个百分点,因此风机、水泵设备能效的提高存在着极大的节能潜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以彩电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并持续成为社会性消费热点。到2003年底我国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30.5台,拥有2台彩电的家庭比例已占拥有电视机家庭比例的30.9%,农村彩电百户拥有量也达到55.76台,全国彩电保有量达到近3亿台。由于彩电的巨大保有量,多功能、大屏幕的发展以及待机功能的使用、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导致开机时间增长等,使得彩电的耗电量逐年增长。根据测试的彩电能耗和调查的使用习惯预测,2003年全国彩电耗电达254亿度。彩电的节能潜力非常巨大。 

  为此,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交部明确提出要尽快制修订3项耗能产品的国家能效标准。标准的研究工作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机械部节能中心、沈阳水泵研究所、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中国赛宝(总部)实验室、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分别承担了3项标准的制修订任务。在制修订过程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 

  二项工业设备能效标准分别规定了通风机、清水离心泵的能效限定值和节能评价值,彩色电视接收机能效标准则分别规定了彩电在运行工况和待机情况下的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和超前性能效限定值。其中能效限定值和节能评价值明确了三个耗能产品在能效领域的市场准入指标和节能产品认证指标,建立了我国统一的能效评价体系;而超前性能效指标是指在标准发布3-5年将正式实施的能效限定值,相对来讲比较严格,目的是配合我国总体节能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企业树立明确的节能目标,并使企业有足够时间进行技术改进。 

  这三项标准的研制,充分参考了发达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标准,在规范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系统的工程/经济和统计分析,量化了标准对消费者、能源供应、环境的影响。同时,还组织召开了多次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相关用能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和使用以及能效标准中规定的各类指标进行专题研讨和交流,使这3项标准的研制工作和具体能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按照WTO/TBT有关要求,目前尚有金属卤化物灯、金属卤化物灯镇流器以及配电变压器等三个照明和工业设备的强制性能效标准正在公示中,也即将批准发布。 

  三项能效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工业风机、水泵以及彩色电视机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提高通风机、清水离心泵以及彩色电视机的整体能效水平、推动相关产品的节能技术进步,对缓解我国的电力供需矛盾、保护环境将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热门关键词:工业 强制性 国家标准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