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一季度工业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

一季度工业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

      2012/2/9 13:26:00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69

中国阀门网

        我想用一个词描述今年的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求进’是最好、最准确的描述。”2月7日,在国新办召开的工业通信业发展形势报告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但工业增速出现逐季下滑的态势。

  “从去年四季度的工业增长情况来看,10月份、11月份、12月份的工业增长分别是13.2%、12.4%、12.8%,这三个月的变化呈现了一个趋稳的态势。”朱宏任表示。

  不过,他也表示,由于国内国外经济环境中存在着各种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以及去年一季度工业增长的增速相对较高,因此今年一季度的工业增速可能出现进一步减缓的情况。

  今年全力稳增长

  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9%,一季度到四季度工业经济增长分别是14.4%、14.0%、13.8%和12.8%,工业增速确实呈逐季趋缓的趋势。

  “对比近两年的工业增速,2009年工业增速是11%,2010年工业增速是15.7%。因此,2011年13.9%的增速还是处于平稳较快的区间。”朱宏任说。

  对于今年全年工业经济运行,朱宏任的诠释是“稳中求进”。在他看来,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积极因素,如扩大内需、投资增长稳定等,即便工业增速适度减缓,但是仍将整体运行在一个平稳较快的轨道区间。

  面对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朱宏任认为这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调整结构的要求。

  以钢铁业为例,去年钢铁行业的运行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上半年钢铁行业保持着较快增长,但是下半年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钢铁行业增速下降,一些重点企业出现了效益下滑,甚至出现了亏损的情况。

  朱宏任认为,2012年钢铁工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一方面需求减弱使得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另外一方面,铁矿石等原料价格的高企将继续挤压钢铁行业的利润。

  “这种局面从短期看增加了钢铁行业的运行风险,但是从长远看,也是对行业倒逼机制的强化,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创造了有利的时间窗口。”朱宏任表示。

  对于今年的工作任务,朱宏任表示,2012年工业行业在全力稳增长的同时,要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的各项要求,加大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各项工作的力度。

  5年安排150亿中小企业基金

  2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安排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支持初创小型微型企业。关于基金如何运作和如何管理,朱宏任称,现在已经确定了重要的方向,财政部、工信部等有关部门还将进一步通过研究,确定具体的使用、运作的有关细节。

  朱宏任表示,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主要面临两方面问题,一个是如何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就是如何转型升级,培育自己的竞争能力。

  “面对金融危机,受影响、冲击最厉害的是小微企的群体,而这部分群体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往往是困难更为严重的企业。因此,在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中,我们对于创新型、创业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更多关注。”朱宏任表示。

  2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中央财政扩大技术改造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朱宏任表示,技术改造是传统领域的小微企业能够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国家确定的支持企业调整重心和技术改造的150亿元,也就是中央预算内投资的150亿元资金中,30亿元集中使用于中小企业。

  另外,其他资金也可以划入到支持中小企业的范围之内。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并没有确切的分类,在支持的方向上,更多地是通过公共服务这样一种形式来实施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朱宏任表示。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创办小企业计划,培育和支持3000家小企业创业基地。朱宏任进一步解释称,在“十二五”期间,要建设4000个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服务平台,其中中央将重点支持500户作为国家级的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据他透露,国务院即将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关政策文件。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一季度 工业 增速 可能 进一步 放缓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