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评测 > 从科技创新政策落实看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从科技创新政策落实看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2/3/27 18:56:25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87

中国阀门网

 内容摘要:最近,辽宁省科技厅对企业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情况进行调研时发现,凡是发展快、成长势头好的企业,都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凡是创新搞得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快的企业,无一不是创新政策助推的结果。通过落实创新政策,不仅使企业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更使企业积攒了发展后劲,坚定了走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心。在调研中我们深刻地感到:科技政策不仅具有规范、激励和引导的功能,更是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充分挖掘利用好这种创新资源对加快辽宁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政策是撬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杠杆”
  
  企业能否成为创新的主体关键看投入,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创新政策中,对企业研发投入最具撬动作用的是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政策和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2008年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实施以来,辽宁省已有864家企业通过了认定。2011年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总额达到87.5亿元,占辽宁省企业研发总投入的38%以上,是3年前的1倍多。
  
  如果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因门槛较高而将一些企业挡在了门外的话,那么比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更便捷、更广泛的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则让几乎所有有研发投入的企业都能有机会得到激励。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实施以来,辽宁省享受到该政策的企业逐年倍增,减免企业所得税总额达到10亿元左右。如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2008-2010年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和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两项政策,共减免企业所得税6.56亿元,其中属于研发费加计扣除的减免数是4.16亿元,占总减免数的63.4%。正是这些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撬开了企业研发投入的大门,使一些企业逐年加大研发投入。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自2008年以来研发投入以年均49.3%的速度递增,2011年研发费支出总额达到4501万元,占销售收入的5%,4年来企业因享受创新优惠政策累计减免所得税3710多万元。
  
  创新政策是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的“催化剂”
  
  企业创新离不开人才和投入,更离不开政策的激励和扶持。调研中我们发现,了解、掌握并善用政策的企业不仅发展方向明确、干劲大,而且创新的欲望强、动力足。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希望得到更多创新政策的支持,创新政策已经成为催生企业家创新创业激情的重要动力。
  
  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落实创新政策,2008-2010年因享受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而减免所得税7363万元,因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政策而减免所得税1.2亿元,3年间企业减免所得税1.98亿元,是同期研发投入的1/5,是同期政府财政支持经费的25倍。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特高压1000千伏变压器等产品,充分显示了企业的技术实力,引领我国变压器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
  
  辽宁聚龙金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坚持把每年销售收入的8%用于新产品研发,不仅从政策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还使该公司从一个小作坊迅速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认定企业,2011年一跃成为上市公司,其专利产品打入强手如林的欧洲市场,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辽宁聚龙金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总结发展经验时表示,公司的成长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政策引导下的创新,如果没有创新政策的扶持企业肯定不会发展这么快。
  
  创新政策是坚定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定心丸”
  
  因享受创新政策,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和风险,带来了利润和动力,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攒了能量,特别是坚定了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心。在调研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创新政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关注点。一些企业表示,各级政府近年来虽然在不断地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但毕竟是有限的,相比之下还是政策更具“含金量”。政策不仅支持力度大,而且具有稳定性、公平性和持久性,政策在创新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是财政投入不可比拟的。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2010年得到的政府财政科技拨款累计不足500万元,而同期享受创新优惠政策使企业少交所得税2301万元,是同期财政科技支持额度的4倍多。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惜花重金从日本引进研发团队,企业产销量综合指标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二,拥有26项专利,成为参与修订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单位之一。
  
  由于有了稳定的政策支持,不少企业发展的思路拓宽了,自主创新的劲头更足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已成为企业最坚定的战略选择。如鞍山荣信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把从政策中得到的优惠变成加大创新投入的资本,从研发平台、人才队伍、研发项目等各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先后建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研发人员从3年前的200多人扩大到目前的450多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3,已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辽宁省新兴高技术产业领军企业,拥有国内同行业最强的研发实力,目前正积极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在总结发展经验时,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坚定地说:“是政策给了我们创新的力量,公司明天的道路依然是创新。”
  
  创新政策是助推企业转型发展的“金翅膀”
  
  在调研中我们还看到,一些尝到了创新甜头并收获了创新丰硕果实的企业,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生存方式,开始把眼光由国内转向国外,目标由“制造”转向“创造”,研发不再是小打小闹、产品也不再徘徊在产业链的低端,这些企业已经在踌躇满志地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如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和能量积蓄后,以“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雄厚的研发实力和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为支撑,已经迈出了向世界一流企业、国际尖端产品制造商进军的步伐。近几年,该公司在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每年都有上百项重大科研成果问世,有些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有些产品打破国外的垄断,替代了进口。该公司大型乙烯压缩机的研制能力已跻身世界前列,百万千瓦核二级泵生产实现了自主化,大型成套设备实现一次次的突破。在回顾企业发展历程时,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孔跃龙表示:“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得益于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不仅看到了创新政策在助推企业转型发展中的作用,也看到了去年以来辽宁省推进企业创新政策落实行动所取得的初步成效。今后,将继续采取措施,切实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加大推进政策落实的力度,为加快辽宁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促进企业转型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